关灯
护眼
字体:

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156)

作者:啾十二 阅读记录

而三月中旬,于知乐的名字出现之后,他的信里只有欢乐。

因此,胡曲莲对于家姐弟的印象非常好。

见到于知乐以后,她就明白孙子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她,气质干净得让人一眼就会萌生好感。

如果不是陈昭在信里多次提到她于知乐未婚夫,她真想撮合两人。

“他很可爱,是我们的开心果。”于知乐笑道,“而且他现在也有很多朋友。”

“真的?”胡曲莲惊喜地看着陈昭。

她知道自家孙子因为直白的性格受到知青点的排挤,还以为他只与于家人来往。

“当然。”陈昭不自觉挺直腰背,报出一串人名,“江上清、张文心、葛泰……,我现在每天都好开心。”

“好,好,好。”胡曲莲叠声道。

回程的路上,她给于知乐把了把脉,教她如何根据时节挑选食材进行食补。

烹饪恰好是于知乐最感兴趣的事情,两人聊得非常开心。

时间过得快,一行人很快回到海东镇。

在于知乐的提醒下,周岳生绕路到国营饭店,走进后厨拎出一筐食材。

有肉有菜有海货,肉是上头为了安抚赔的,而菜和海货是于知乐特地让胡老三留的。

“回村!奶,等会我给你介绍我的朋友们。”陈昭莫名开始激动。

胡曲莲摇了摇头,连声应好。

抵达海隅村时,已是傍晚,村口大槐树下坐满了摇着葵扇纳凉的人。

小孩们见着吉普车,尖叫着围上来,簇拥着车子慢慢向前滑行。

“大光,去哪啊?”有人上前与于海光搭话。

于海光应道:“去接小昭的奶奶,她来我们这住几天。”

“城里人脑子都有泡,乡下有什么好住的。”那人嘟囔着从车窗探头去看后座,感叹,“嚯,果然是城里人,穿得真光鲜。”

他的话一出,其他好事的人也围了过来,车是彻底走不动了。

孩们嘻嘻哈哈地爬上车顶,而大人拼命往前凑,想看看穿得到底有多光鲜。

几人只好下车,打算步行回家。

“城里人果然都会保养,孙子这么大了,看起来才五十岁不到,白头发都没几根。”一个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头感叹。

有人附和:“就是,不像我们,四五十岁就成老树皮了。”

“那是,我们胡老师可是全京市乃至全国最厉害的中医。”小胡神情骄傲,“不知道从鬼门关前抢过多少人。”

于知乐几人心想,糟糕,这几天胡医生怕是安静不下来了。

如他们所想,村里人一听名头这么大,纷纷伸手地让胡医生给把脉看病。

小胡意识到自己闯祸了,连忙张手挡在胡曲莲面前,但场面已经混乱得不成样。

“大家先往后退一步。”胡曲莲开口。

她的声音如一股清风,让躁动的人群安静了下来,齐齐后退了一步。

她继续道:“我会在海隅村住七天,期间会抽出三天义诊,到时大家再来找我。”

“胡医生,我们去哪找你?”有人高声问。

胡曲莲回头看了看于知乐。

“到我家小院来。”于知乐朗声道。

“好!谢谢胡医生!”不知谁喊了一句。

此后,道谢的话此起彼伏,响了很久,一直跟着他们到小院门前。

“胡老师,对不起。”小胡自责道。

胡曲莲柔声安慰:“没事,我本来就打算开设义诊。”

院门被轻轻推开,一道红色的小身影出现,小声道:“姐姐。”

“这是小宝吧,真可爱。”胡曲莲摸了摸他的头发。

面对陌生人,于迟也不怯,睁着圆眼看这个手掌温暖的奶奶。

“乖乖,来,奶奶给你送个小礼物。”胡曲莲拉着他的小手走到大皮箱边上。

咔嗒几声,小胡将大皮箱打开。

最先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面豆豉鲮鱼罐头,二十几个罐头摆放整齐。

“奶奶,我爱你!”陈昭亲了胡曲莲一口,蹲下把罐头搂入怀里。

胡曲莲嘴角挂着浅笑,道:“瞧你这出息,还没小孩儿淡定。”

说着,她从箱子侧边翻出几个精巧的小玩具,递给了于迟。

于迟眼睛一亮,却没第一时间伸手去拿,而是看向于知乐征求意见。

于知乐点点头。

“奶奶,我爱你。”他开心地接过,奶声奶气地学陈昭说话。

胡曲莲给每个人都带了礼物,分了一圈才让小胡拿行李去安顿。

屋子是于知乐昨天收拾出来的,就在东屋旁边。

胡曲莲直奔东屋,问:“昏迷多久了?”

“三个月左右。”于知乐回想当时的状况,详细讲给她听,“这几个月一直在输葡萄糖,没有任何反应。”

胡曲莲进屋先环视一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照顾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