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大婶的怒气消散了几分。
别的客人一听,也吵着闹着要免费赠菜,否则就退钱走人。
一番拉锯下来,徐宇妥协了。
“好好做,亏本了大家都不好受。”他走到灶前,冷声道。
小李哼了一声,加长了煮粉的时间,并只挑还活着的海货加进锅。
这次,除了粉煮得有些软烂,味道还算过得去,客人也不闹了。
十几分钟后,海隅村的第一批客人吃好了,桌子又立刻坐满了人,还接到了不少外送的单子。
而桃花村的摊子偶尔来一两个客人,显得冷冷清清。
大集的早高峰过去,海隅村的河粉基本卖完,而桃花村还剩一大半。
“哼,让他们学,亏死他们。”张文心见徐宇等人面色灰败,只觉得心情舒畅。
于知乐没说什么,只扫了他们一眼。
临近十点,两人给副业组其他人煮粉做午餐。
独特的泡椒风味为她们吸引了几个在大集摆摊的客人,其中有一位曾在蜀省生活过几年。
“太香咯,遭不住。”大姐说话时不自觉带上蜀省方言口音。
粉入口的瞬间,她摇头感叹:“太正宗咯,就咧个味道,我想了好多年。”
张文心向她问起蜀省其他的饮食习惯,被她嘴里的火锅惊得长圆了嘴。
“真的满锅辣椒?”她再三确认。
大姐笑道:“是咧,他们呐边吃辣都是从小娃娃抓起的。”
“有机会我得去见识见识。”张文心说。
大姐爽朗一笑:“是咧,有机会多出去走走,对妹儿好。见识多了,看人就不会走眼。”
随后,她还给大家讲了蜀省的山山水水和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众人听入了迷,对蜀省很是向往,在她离开后还在讨论。
“唉,好远,我连省城都没去过,这辈子应该是没机会去的了。”葛小菊长叹了一口气。
张灵附和:“像太阳一样远。”
于知乐摇头,自信道:“将来,每一个人都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她的话让她们心中都升腾起希望的小火苗。
彼时,太阳已经快要爬到头顶。
于知乐和张文心重新回到灶台前,按照上周预定的外送单子开始煮粉。
考虑到这次外送多,她们还带了干稻草做保暖,以保证粉送到客人手中还是热的。
距离工人下班还有十几分钟,所有的粉都煮好了,外送三人组带着各自的单子出发。
咣当咣当,船厂打响了下班的铃声,周边几个厂的工人开始朝大集走来。
于知乐几人已经准备就绪,隔壁摊子的徐宇三人亦然。
当大集中再次出现蓝色的身影,徐宇不再顾及面子什么的了,扯着嗓子大喊:“味道与国营饭店一模一样的红烧小排粉,只需要三毛钱,不要票。”
他的话勾起工人们的好奇心,大家缓缓朝这边走来。
第81章
“国营饭店的红烧小排粉?真的假的,店里卖五毛钱一碗呢。”有人不相信。
小李直接掀开锅盖,夹出一块排骨展示。
半个小时前,他就开始用小火炖热小排,色泽红润酱汁咕噜咕噜地冒着小泡,带出醇厚的酱香味。
“这味差点意思。”
人群中的老食客用力嗅了嗅空气中的味道,撇了撇嘴。
说完,他转身坐到海隅村的摊子,熟练地掏钱点单。
“好咧,您稍等,粉马上来。”张文心偷笑,然后特地拉长声音。
小李被气坏了,他最讨厌听别人说他不如胡老三。
一模一样的材料,相同的步骤,味道怎么可能会不一样呢!
“各位,味道怎么样,尝过才知道,而且才是国营饭店一半的价格。”徐宇见有人犹豫不决,上前游说,“前十位客人还送一杯冰过的绿豆汤。”
说起这点,他非常得意,这才是他的杀手锏。
闻言,原本还在纠结的人立刻选了桃花村的红烧小排粉。
最近天气热了许多,在室外待一会就出汗,免费的冰镇绿豆汤有很大的吸引力。
没一会,他们的桌子就坐满了人。
徐宇洋洋得意地看着于知乐和张文心,鼻子都快朝天了。
这样的场面让他觉得花了一天去哄冰棍厂厂长的女儿是值得的。
这时,霍天和抱着一个带着水汽的大西瓜走近,身后跟着一串人。
“西瓜,我请你们吃。”他走向灶台,羞涩地看了一眼于知乐。
“谢谢。”于知乐笑了笑,“全部菜都加,再加一杯柠檬水?”
“对。”霍天和脸一热,头都快埋进地里了。
他的朋友们见了这样的场景,敲着桌子起哄。
霍天和转过身,装模作样地板起脸:“吵死了,要吃什么快点说,今天我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