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127)

作者:啾十二 阅读记录

大陶村是最早做副业组的村子,经常赶集的人都认识热情豪爽的陶大哥。

他的话一出,众人信了个十成十。

“妮儿,三毛钱一碗是不?给我来一碗。”有人当即掏出三毛钱,“我尝个鲜。”

“好嘞,我们家海鲜河粉有肉有海鲜有菜,保管不让你吃亏,味道肯定能让你满意。”张文心利索地生火煮粉。

闻言,又有两人坐了下来,各自点了一份三毛五分的粉。

老光头等人当众被打脸,表情窘迫,而村里其他人则兴致勃勃地看于知乐两人煮粉。

闹剧过去了,看热闹的人渐渐散开。

徐宇见这一场风波平平淡淡结束,撇了撇嘴。

“哼,我看你们能撑得多久。”老光头趁两人拿粉的瞬间,瞥见木盆快空了,眼热得很。

黄大娘附和:“就是。”

她表面在帮着损副业组,实则心底却是得意的。

她觉得,她三个女儿都在副业组,想重新进副业组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一直被忽视的张耀宗沉着脸,肚子里的坏水不断往外冒,想出了许多阴招。

“耀宗,咱们不吃这些没油没盐的东西,娘去给你买油条吃。”黄大娘拉着张耀宗要往别的小摊走。

张耀宗忽感身后一阵压迫,衣领骤然被人从身后拽住,生气扭过头。

于海宗不知道看了多久,脸铁青铁青的,冷冰冰地问:“你欺负我闺女?”

“光,光叔。”张耀宗被吓得双腿发抖。

黄大娘发觉拉不动儿子,回头一看,张耀宗整个人被于海光单手拎了起来。

“啊!鬼啊!”她尖叫一声,双眼往上一翻,晕了过去。

喊声将其他人的注意力从灶台转移至于海光身上,众人目瞪口呆。

过了很久,有个小年轻人咽了咽口水:“鬼,鬼,大,大光哥,真的回来了。”

“胡说八道,有影子,是人。”他娘一巴掌拍在他的背上。

几个与于家相熟的老头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过去,上手去摸于海光的手臂。

温热的身体让他们顿时热泪盈眶:“大光回来了,真好,真好,老哥哥不用白发人送黑发人。”

于海光把张耀宗扔在地上,安慰起叔叔婶子。

好一会,几位老人才止住泪水。

“真是小孩看笑话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看了一眼盯着他们的于迟,摸了摸泪水,“看到你活着回来,婶子就安心了。”

而后,她话锋一转:“你继续教训,让他吃吃苦头。”

“谁?谁敢动我儿子?”黄大娘眼睛倏地睁开,从地上跳了起来,“你,于海光,你敢动我儿子一下,我就去告你,去部队投诉你。”

张耀宗硬气了起来,学舌道:“告,告你。”

于海光的拳头捏紧,死死地盯着没脸没皮的母子两人。

下一秒,他两只手的手腕分别被于知乐和于越捉住,双手环住他头的于迟轻轻拍了拍他的额头。

于海光瞬间冷静了下来,朝张耀宗笑了笑。

似笑非笑的表情吓得他背后发凉,双腿颤抖得更加厉害,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了。

另一边,吃上海鲜河粉的客人边吃边看,连连感叹三毛钱花得值。

黄大娘母子灰头土脸地离开,村里人也朝各个方向分散去赶集。

灶里的火还没熄灭,周岳生拿钱点餐。

“四份。”

“两份加全配菜,一份只加虾,一份只加虾和鲍鱼。”

全虾那份是给于越的,而于迟最爱吃虾和鲍鱼。

张文心爽快地回应:“好,你们等着,马上煮好。”

彼时,穿着一身中山装的陈老缓缓而至,手里拿着一个卷轴。

“小昭,你们摊子现在可是在大集里出了名。”陈老乐呵呵地说。

方才,他才踏进大集,就听见大家伙在议论新来的卖海鲜河粉的摊子,并沿着香味找来。

陈昭自信道:“那是,有我姐在这坐镇,不出名都难。”

他直爽的性子很对陈老的胃口,逗得他哈哈大笑,递给手里的东西。

卷轴展开,是龙飞凤舞地四个大字——鹏程万里。

“借您吉言。”陈昭笑道。

接着,他把陈老拉到于海光等人那一桌,一一介绍包括霍天和在内的五人。

“老先生。”于海光微微一笑。

陈老神情颇为激动,问:“小哥,那些资料看得怎么样?你们村子有发展海带养殖的计划吗?我可以免费指导。”

于海光看向周岳生,周岳生看向于知乐。

“陈老,您就是那个实验的负责人?”于知乐上前询问。

陈老愣了愣,恍然道:“妮儿,你和小昭就是海隅村的人啊,真是有缘。”

随后,陈老向他们讲了自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