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赶海美食博主在七零(102)

作者:啾十二 阅读记录

“狗子,话可不是这么说的,这会我可是帮理不帮亲。”张大金反驳。

发小没声好气道:“那你倒说说这有什么理。”

张大金感觉到众多视线落在身上,不自觉挺直腰板:“于知乐做菜可是比国营饭店的大厨做得还好吃,她做的东西怎么可能卖不出去?”

“你就吹吧,她做得真比人家好,她怎么不去做大厨?”黄大娘嗤笑。

“嘿,您还真别说,于知乐要去国营饭店教大厨做饭咯。”张大金看她跳入圈套,嘴角都快压不住了,“虽说只是临时工,但人家福利可是按正式工标准给的。”

他的话又掀起热议,大家七嘴八舌地问这事的真假。

“当然是真的,这可是大厨亲自邀请她去的,不信你们去镇上问。”张大金回答。

他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憨厚老实人,大家一听,对副业组计划的抵触减少了几分。

“乐乐,你这招真好用。”张文心附在于知乐耳边说。

于知乐笑而不语,她想了很多引导风向的法子,这只是其中之一。

领到农具的人往田地走去,空地的人越来越少,于知乐一行人离开。

陈昭照常上工,葛泰去忙活他的事,于知乐和张文心去菜园拔几个白萝卜和摘些豆角。

于迟坐在于越怀里,周岳生推动轮椅。

车轮碾过小石子发出沙沙声。

于越开口打破沉默:“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

“在查,还没反馈。”周岳生言简意赅。

于越问:“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不确定。”

之后,气氛又陷入沉默。

回到小院,周岳生在门口瞥见宁谭留的暗号。

顺着暗号的指引,他在后院的石头下找到一张字迹潦草的纸条。

【男受伤,今晚八点见,后夜探花溪村。】

周岳生将纸条收好,回到前院。

“有情况?”于越第一时间发问。

周岳生将吴胜受伤的事告诉他,并让于越今晚为他打掩护。

“嗯。”于越答应。

彼时,于知乐的声音传进院里,两人默契地错开视线。

“嫩豆角腌出来的比较爽脆,口感好。”她在告诉张文心腌酸豆角的小细节。

张文心追问:“泡萝卜呢?有什么小窍门吗?”

“有啊,萝卜洗干净,不削皮直接泡,更脆口。”于知乐边推门边回答。

听见两人的对话,周岳生走进厨房烧水。

于知乐让张文心洗豆角,豆角不能有生水,要放在簸箕上晾干。

而泡萝卜是中午吃酸汤米粉的配菜,也要抓紧时间做了。

于知乐洗净萝卜,带皮切成丁,均匀洒入一勺白糖。

腌出水分后,冲洗沥干,加入辣椒、大量的醋、适量糖和盐,搅匀后加凉开水没过萝卜丁。

“水烧开了。”周岳生提醒。

于知乐碰了碰他的手臂,转身制作酸豆角的料水,而后搁在灶台上放凉。

“再整理一下成本清单,今晚更有说服力。”她与张文心在长桌两侧相对而坐。

张文心开玩笑道:“你的厨艺就是超强说服力,别的都是小虾米。”

“嘴贫。”于知乐翻了个白眼。

张文心嘻嘻一笑,陪她整理清单。

“第一周早上卖海鲜汤河粉,中下午卖泡椒米粉和麻辣米粉。”于知乐按照菜单开始整理。

瓦罐、灶、筷子拢共五块钱,桌椅村里有现成的。

每周的大棒骨和瘦肉两块钱左右,炒泡椒底料及期间用的调料大约三块钱。

配菜豆芽可以自己发,汤河粉可以用村里的陈米做,米粉、豆皮要买。

“米粉,量大,要砍价。”于知乐边写边嘀咕。

很快,一份更详细的成本清单被列出。

“如果我们一次大集能卖出五十碗粉,就开始赚钱了。”张文心快速过了一遍单子。

于知乐应声:“嗯,但是第一次出摊,保守起见,不要备太多的料,以免浪费。”

“绝对卖完。”张文心对她的厨艺是很有信心的。

与此同时,地里正在进行一场暗中的较量。

一方是以陈昭、张家三兄弟为首的支持派,一方则是老光头、黄大娘为主的反对派。

敌对的两方竭尽全力为己方游说支持者。

还有一小拨人持莫不关心的态度,其中表现得最明显的莫过于张招娣三姐妹。

姐妹三人奋力地干着农活,丝毫不管周边的暗流涌动。

“张海梅。”葛泰站在田埂叫她。

张招娣没有任何反应,奋力地挥动锄头,反倒是来娣、送娣怯怯地抬头看了一眼他。

葛泰依次喊出姐妹三人的名字:“张海梅、张海兰、张海竹。”

张招娣停下动作,漠然地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