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野草生西南[年代](283)+番外

作者:冻青山 阅读记录

杨珺秀想起之前致江被处决的大会,可以想象苏汉斌这种程度的恶匪公审,会是多么浩大的事情,那些陈年血仇,确实只有让受害者的亲属们发泄出内心的痛苦,才能疗愈过往的伤痛。

见识过这种程度的公审大会,怪不得周立行当初能那么冷静,大风大浪过来的人,心中难起波澜。

三刀凉见周立行有些犯困,她接过话题,讲回了自己。

“我带着家支解了冤家,因为家族中众人信服,便认了我当女头人。鲁政委得知小杜鹃的过去后,派人联系到了我。”

“我带着家支迎接解放军,在得知卢阿哥码头的事情后,我也主动跟着解放军的工作组,一起开始做各家支的工作。”

“只可惜当初我和周大哥还未曾相见,他就突然消失了。”说到这里,三刀凉忍不住瞪了周立行一眼。

周立行摸了摸鼻子,直面过往的他内心逐渐平静。

“当时我发病的时候,好几次差点误伤同志,所以心中定了不辞而别的心思。走之前,我将当年忠义堂总堂的印信交给了部队,发出了解散堂口,配合解放军的香主令,虽说不知道能不能起作用,但也是尽了最后的能力。”

“这下,名义上的忠义堂,彻底解散了。”

映山红赶紧替周立行结尾,“是应当解散的,现在已经是新中国了,旧的那套都不要了,过去的都过去了。鲁政委给我起了新名字映山红,我跟着部队的卫生所学习护理,现在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护士!”

映山红的声音坚定有力,她为自己的新生骄傲自豪。

莲妹儿带头鼓掌,“是的,光荣!我也是一名光荣的纺织女工,我为人民织布,要让天下穷苦人都有衣穿!”

同是过往苦命人,莲妹儿虽然没有多话,却是最懂映山红的。

“映山红,来,让我们一起举杯!”

杨珺秀举起酒杯,她轻轻地祝福,祝福所有新生的人:

“悟已往之不谏……”

刘愿平端起酒杯,豪爽地喊道,“知来者之可追!”

所有人的酒杯碰到一起。

周立行喝下杯中酒,宛如饮下过往的岁月,他在心中轻声默念: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第88章

夜色渐晚,映山红和送周立行四人回了旅店,挥手作别之时,橙粉色的夕阳铺满天空,宛如春日开满山岭的索玛花。

暗夜之中星子明亮,待到日出之时,过往如云烟,冲破雾瘴之后,火红的太阳升起,又是崭新的一天。

在会理小憩几日,周立行带着杨珺秀几人去走访故地,曾经忠义堂分堂的地方已经辗转成了民居,多番打听之下,他们才知道林人梅已经于1947年病故,葬在西昌郊外。

他们从西昌过来,已经是错过了去上坟祭奠的机会。

周立行颇为惋惜,他当年和林人梅相处时日不长,却是在林人梅处学到了许多。黑老鸹教周立行武艺和江湖规矩,方结义给周立行提供了学枪学车学各类技能技艺的机会,林人梅却在短短的相处中,让周立行读了许多书,让他看到学到了怎么为人处世。

当初他只懂狠绝冲杀,不顾一切敢去开生死场,到了会理之后,看着林人梅和胡一烟的斗争,才明悟应该如何去扭转堂口。

当初周立行离开的时候,林人梅正值壮年,身体好的很。也不知道是怎样的心神操劳,才能让林人梅短短几年便病故。

想到会理错综复杂的各类势力,想到林人梅小心谨慎却矢志不渝地禁烟,周立行只能默默惋惜。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卿,任谁豪情万丈,也抵不过命运的风浪。

“林人梅的家眷都在峨眉,我们两家交情不错,一直有帮扶照顾。”

刘愿平见周立行惆怅,出声安慰。

林人梅有三女一子,都由其夫人温惠清扶养。温惠清知书达礼,乐于助人,有“晒书”美名,街坊邻居愿意帮助她。

林人梅常年在外任职,和温惠清聚少离多,又是死于新中国成立前。邻里乡亲们都默契地不去提过往之事,对林家母子多为照顾,林家的孩子们都性格沉静爱读书,姐姐们陆续出嫁,林人梅的儿子林维燊已经成年,在峨眉一所学校里教书。

周立行点头,他们不再停留,沿着当初他从会理去昆明的路,往滇缅公路行去。

*

再入昆明,这座昔日繁华鼎盛的东方春城,在战乱变故后,正在缓缓恢复生机。

周立行等人刚到昆明,就听闻市中心广场上又要开公审大会。周围的群众们个个义愤填膺,穿着各色民族服装的人都在同仇敌忾,人人脸上都带着恨意。

这般声势浩大,杨珺秀忍不住打听所为何事。

上一篇: 黑暗效应 下一篇: 咬甜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