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野草生西南[年代](212)+番外

作者:冻青山 阅读记录

周立行随即让沐明实将手册内容教给中队长和女队员,再由她们拣选精要向队伍宣传。

沐明实是云南本地人,自幼跟着商队东奔西走,对滇西和缅甸这些丛林地区的危险认识很深,她不仅让女队员们将手册抄写好,还立即通过官方渠道申领、私商渠道购买了许多药品。

同时,沐明实还通过昆明分堂的哥哥沐明真,准备了许多中草药包,以及为车队的人想方设法购置了布鞋、手套、绑腿、面罩等物品,还让女队员们编写野山生存须知——在她看来,这份手册一看就编写匆忙,撰写之人对野外毒瘴的认知不够深。

她甚至跟周立行做好了,万一哪天在运输途中被轰炸,不得不遁入深山丛林之后如何存活的预案。

*

2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批部队十万余人,陆续进入缅甸。

这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其中有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军第五军,坦克车、拖炮车、弹药车、救护车、通信车、辎重车、步兵运输车浩浩荡荡,从缅甸敢来运兵的红头大卡车跟随犹如钢铁巨龙,出保山、过怒江、走龙陵、越芒市,直奔国门畹町去缅甸。

部队出征,军容整肃,各族民众围拢到他们付出骨肉生命的道路上,为远征军送行。

有的头人按习俗在路口摆香案,垒祭台,杀牲献祭。

有的部族为出征的男女士兵献米酒,敬山茶,祝愿他们胜利归来。

那时,漫山芸香草开花了,传说这是武侯诸葛亮的遗言,此草开花之期,吾将重来矣。极少开花的芸香草,仿佛是为了欢迎远征军一般。

同时,中缅运输总局开启了战时的大抢运,高原之夜,千山万壑之间,险道之上,数千辆汽车在嘶吼呐喊。

周立行的车队跟随进入缅甸,抢运军火。

汽车像一只只蚂蚁,曾经那些各怀心思在这条路上发横财、赚外快的各路□□白道,都加入了抢运的队伍。

日本人若是打赢,这些武器、炸弹、石油等军用物资,不运走,就会留给日本人攻打中国。

这是一条周立行记不得跑过多少回的熟路,他也已然半夜在山坳里翻过车,被轰炸的时候狼狈地多往路边坑洞,超重运输时候命悬一线的狼狈……汽油味、黑油味、刹车油味、臭汗和血肉压烂的混合味,让他永生难忘。

军人、商队、劳工、南洋华侨们一起在轰炸中转运货物,人员的死伤如同风吹落树叶一般,轻易,随时凋零。

如同当初修建这条道路的时候一般,通行于这条道路,死亡依旧如影随形。

周立行在车队上,还远远地和冯争鸣打过一个照面,他们没有时间说话,仿佛风吹过山岗上偶然相聚的两片树叶,瞬间随着各自的方向走远。3月,一开始,远征军捷报频传。

然而,到别人的土地上打仗,怎么可能得到百分百的支持?

缅甸人憎恨殖民的英国人,认为远征军是来帮助英国人的,他们怎么可能真正帮助远征军?

茂密的热带丛林并不适合机械化作战,春季已经超过四十度的温度更是让士兵们不适,地形不熟,情报不灵,缅甸人以为日本人是帮助他们独立的,四处下毒搞破坏,英军也揣着自己的傲慢和鄙夷,这样的战场太多艰难。

周立行带领的车队,更加忙碌地运输着武器、药品,有时候返程回云南,也会运输一些残疾的伤兵。

他的车队上,有总局配置的电台,电台由沐明实保管,两位女队员负责发报和通译。3月8日,日军攻占缅甸仰光。

此时的滇缅路是唯一的国际交通线,汽车、汽油、轮胎、兵工器材等军用物资都从仰光启运入国内。日军攻占仰光后,滇缅路就被切断了。

一旦滇缅路不通,中国当时的战备物资,只够使用三个月……

成千上万的车队开始将缅甸的物资分段撤退到腊戍和畹町,这两个地方物资堆积如山,仓库堆满了,就沿路边堆放着,等待着之后的车队再将物资抢运回国。

从腊戍、畹町到保山、下关沿途成千上万抢运物资的汽车往来不绝。

周立行的车队也加入其中,日夜不停。

4月中下旬,周立行的车队接到命令,让他们运送物资到曼德勒。

去曼德勒的车队不止周立行一个大队,此时总局算上编内编外的,已经有几十个大队,他们除了往返滇缅线,其余的都运送物资到曼德勒。

周立行和沐明实意识到这个不寻常,原本都是把物资往国内运,怎的又要往缅甸中部拉呢?

沐明实推断,曼德勒或有一场会战。

然而,当他们快要赶到曼德勒的时候,却发现沿途有一些形色匆忙的英军。

上一篇: 黑暗效应 下一篇: 咬甜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