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野草生西南[年代](183)+番外

作者:冻青山 阅读记录

老大夫代了主位,阿涅当了娘家人,周立行和王喜雀拜了天地高堂。

鞭炮声响,红烛点亮,有情之人,共安此方。

*

虽然周立行没有大办婚宴,但他在房子里热热闹闹干的这么一场,村里人很快都知道了。

出于一个家族的三分薄面,许多族人来送了些贺礼。

周立行因自己小时候的事情,以及前段时间那些姑婆婶子们的态度,对村里人没有太大好印象。

然而王喜雀此时有了底气,便做主收了下来,还挨个儿回礼。

族人们不好意思,干脆又杀猪宰羊,办了一场村宴流水席,权当是给王喜雀补了喜宴。村里的姑婆们,也按照习俗,送来了绣花的铺盖被套,各色糕点,王喜雀一整天都笑得幸福无比。

这是她前半生从未曾得到过的认可和尊重。

他们似乎就这样,已经融入了这个村落,似乎远离了战火纷争,不再颠簸。

第58章

正式成婚后,周立行筹备着要带王喜雀回一趟柳江,去见他的唐姨妈。

王喜雀听周立行讲了往事,想着他才十二岁就离家行走江湖,心中更是怜惜。她亲自为姨妈一家备好礼品,一家三口人前往柳江。

从柳江码头到洪雅县城码头,来往的船只不少。周立行三人在码头上等船的时候,意外遇到了熟人。

说是熟人,也并不算太熟,但玛丽安妮那头金发在一群乌泱泱的黑发里,着实显眼。

周立行一眼看到有金发洋人,视线稍顿,阿涅跟随着看过去,顿时瞪大眼。

玛丽安妮恰巧看过来,她略一思索,想起来这是她和学生一起去采访过的袍哥。

“周……行善?”玛丽安妮的记性十分好,立即回忆起了当初的名字,她立即拽了下丈夫的袖子,“是忠义堂的周行善,我当初去采访过的那个袍哥。”

周立行的眼光从玛丽安妮身边的儒雅男人身上滑过,此时船只前来,船上打着“杨”的标志,竟是一艘私家船。

“行善兄弟,我是玛丽的丈夫,杨茂修。”那男人听妻子喊出的名字,也是迅速想起了往事。他神色沉稳,发出邀请,“我们要回柳江老家,若是顺路,可以捎带你们一程。”

周立行看了看自己和阿涅又挑又拿的许多礼品,脑子里过了一遍当初对杨茂修和玛丽安妮的了解。

柳江四大家之杨家顶子,主要是说杨家的官帽子。杨茂修是杨家的四少爷,其大哥杨雨楼曾任云南省公署秘书,四川省长公署内务科长、川东道道尹,四川省保安处少将处长,四川省参议院,算得上是大人物。

不过杨茂修本人在政府里担任的职务不高,主要还是走的学术和报刊一路。周立行心想既然是被认出来了,躲也无用,不如上船聊一路,探探这杨茂修的用意。

“承蒙关照,我们也是去柳江探亲,多谢!”

上船后,王喜雀和玛丽安妮去了船内喝茶,半大小子阿涅去船尾玩水,周立行和杨茂修则是在船头聊天。

两人一番相互试探后,周立行松了一口气。

此番杨茂修带着夫人玛丽安妮回柳江,一来是回老家躲避日本轰炸,二来是当初他出国留学前,是在家成了婚的,这一出去十二年,他也是首次归家。

“家中长辈的要求,必须先成家才能出过留学。当年我无法抗争,加之定亲的也是知书达理的张家表妹张一君,便拜堂成亲之后才去的法国……”

杨茂修虽然已是三十多岁的年纪,此番归家却甚是紧张,忍不住聊起了过去。他自觉十分对不起张一君,这些年虽然书信互通,却始终有种逃避的负罪感。

周立行并不多话,只点头听着,他和王喜雀之前多次分离,可没想过爱了这个又爱那个。

“在法国的时候,我虽然和玛丽相爱,我内心是十分仿徨苦闷,挣扎于自由恋爱和包办婚姻的责任之间,懦弱的我选择了逃离。在结束学业后,我不告而别,直接逃回了上海。”

杨茂修回忆起当年的青春荒唐,也是忍俊不禁。

周立行眼角一抽,他是袍哥人家,听不得这种拉稀摆带的事情,忍不住开口,“那你还真够拉稀摆带的。”

此时玛丽安妮从船舱里接话,“噢!当初我可是拿着手枪,从法国追到了中国,要和这个欺骗了我的负心汉同归于尽呢!”

王喜雀和周立行对上视线,两人都有些无语,反正看样子没成功同归于尽呢。

“后来,我了解到了中国的习俗,也看清了自己的内心。因为我对茂修的爱,我选择接受他还有一位温柔贤惠的妻子。”

玛丽安妮十分爽朗,她似笑非笑地看向杨茂修,“希望这次我们回去,张一君夫人也能接受我们。要是一君生气,就让她开枪打死茂修好了。”

上一篇: 黑暗效应 下一篇: 咬甜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