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牵着姒玉的手首先为她入座,而后才坐在她的身边,扬唇笑道:“诸位都是阿玉的姨母与堂姊妹,千万不要客气,请就座。”
姒家人丁在大周算是兴旺的,姒英光亲妹妹就有三个,还有若干位堂姐妹。她的这些姐妹们又各自带来了女儿,一时间太华宫内座无虚席。
姒玉在姒英的带领下,挨个认了亲。
虽然席间热热闹闹,没有人敢当着姒英的面给姒玉不痛快,但姒玉能感受到她们对于她的到来并不像百姓,乃至大部分朝臣那般纯粹的欢迎。
跟在姒英身边这么多天耳濡目染,她也并非当初那个全然不懂权力之争的人,也生了些敏锐度。
姒玉心知肚明,她这个半路来的太子,与曾经或许有希望成为嗣子的堂姊妹们之间,有着天然的竞争关系。
想到这里,她不由望向身边的姒英,心道:母亲当年力排众议为她保留太子之位,不知明里暗里该遇到多少阻碍。
宴席散去,太华宫中只剩姒玉、姒英,以及姒淮三人。
姒淮有话要说,姒英知道。等确认无关人士都走远了,姒英刷地一下起身,抢在姒淮开口前嬉皮笑脸道:“母亲……”
仍坐在席间的姒玉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姒英,一瞬间仿佛在她身上看到了游连卿的身影。
“你先别说话。”姒淮沉声打断道,随即揉了揉眉心,目光中隐现无奈之色。
随后,姒淮对姒玉扬起一个和善的笑容:“阿玉,到皇姥姥身边来。”
姒玉依言过去,姒淮将她虚虚揽在怀里,眸光仔细地描摹她的全部:“好孩子,这么多年在外辛苦你了。回来后都是好日子,不光你母亲,皇姥姥也站在你这边。”
“皇姥姥,阿玉明白的。”姒淮这番话再次向姒玉表明了立场,姒玉心间暖意融融,向姒淮刻意留了空隙的怀抱中靠去。
姒淮唇角的笑容愈发上扬,只是话锋一转:“不过,成为大周太子,乃至往后的一国之主,并非光有了名便行。天子责任重大,阿玉,有关帝王之术,你要学的还有很多。”
“我们阿玉最聪明了,这些都不是问题。”姒英当即不满道,她听不得任何人怀疑自己的女儿不行,哪怕是她母亲。
“皇姥姥说的是,阿玉都知道的,我会同母亲好好学的。”姒玉认真点头,用眼神安抚一旁就差跳起来的姒英。她懂得姒淮的顾虑与考量,也感动于母亲的无条件爱护。
“虽然帝位永远在姒家人中轮流转,但每一位太子在成为帝王前都会通过严格的考核,不论是当年的我,你母亲,还是将来的你。”姒淮执起姒玉的双手,抚摸着她的手背,神色慈祥:“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论如何,你回来就好,皇姥姥也很想念你。”
话落,姒玉被姒淮一把拥抱在怀里,她这颗从姒英还在姒淮腹中时便存在的种子,终于再度与姒淮相拥。
临别时,姒淮叫住姒英,毫不吝啬地夸赞道:“阿英啊,时间终究证明了你是对的,当初在保留太子之位这件事上,母亲承让。”
……
大周太子居住的宸宫早已为姒玉准备好,原本姒英想留姒玉在太初宫的,但太初宫门口的两位罪人还在,姒英想等明日再交由姒玉亲自动手,今日先让她回去睡个好觉。
家宴的间隙,严凤霄,柳映以及应绮等人也已经提前在宸宫中安置好。
严凤霄月份渐大,不再想着到处乱跑,安心地接受郑俞的调养,如今愈发能吃能睡。
应绮、应荷与应蔷领了正式的内官官衔,柳映则在听闻了大周的科举制度后,从回瑶城的路上便开始潜心准备考学。
姒玉回到宸宫后见柳映仍埋头抱着书卷,不禁与躺在躺椅上的严凤霄笑道:“看来往后我身边又要出个文状元了。”
“等我的孩子出世,我修养好,我也要给你考个武状元。”严凤霄跃跃欲试。
“我等你,到时候给你在擂台下助威。”姒玉莞尔,心下也计划起她的学习计划。
***
裴臻又被关进了牢中,这次他被关在坤乾宫中专门羁押后宫犯错郎君的水牢。
姒玉随仪仗离开曲城那日,裴臻戴着帏帽隔着人群遥遥看着她。
头一次见姒玉高坐在骏马上的样子,裴臻只觉她比天上的日头还要耀眼,他还是第一眼就看到了她。
跟随仪仗的念头自回到舅舅家之后便有了,从牢中出来当晚,他便与自沈诏亡故后一面也未见过的卫风相见。
历经生死之后,他对卫风的心结也解开了,两人于月色下商议整夜。
前来送行的女子很多,裴臻原本安安分分地跟在宋妩身后,后来人群越来越拥挤,他趁乱同卫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