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是讨厌计较,而是担心一旦上了技校,就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歧视和非议。
所以眼下最合适的方法,便是直接打造出一家,只要极少数拼命才能考上的“技校”。
如此一来以永安学院为代表的传统工艺技术,就刚好可以填补上这一空缺。
若是试点成功,这对于相关部门而言,绝对是一个有机会成为他们职业履历上,非常光辉灿烂的一笔。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便是……
“联动永安学院。”
高中校长:“所以局长你的意思是想要让永安学院,在现有的研究生体系外,再开设针对本科生的项
目招生?“
教育局局长:“没错,永安学院之所以会选择以研究生还有具备家传绝学的非遗传承者为主,为的就是想要一上来就给永安学院定下一个足够高的基调。”
“同时这些招收来的学生,也可以成为永安系建设永安乐园的即战力。”
“这就是永安乐园得以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呈现东煌风的原因。”
“就需求和结果而言,永安系那帮人的这个决定没错,但今时不同往日,永安系的第一波研究生招收,几乎已经筛选了国内近几年来绝大多数的传统工艺技术从业者。”
“也因此在国内大学并没有开设相关专业的前提下,永安学院的生源质量一定会出现非常明显的下跌。”
“那些现代考学体系下诞生的艺术生,显然对传统文化技艺的了解尚浅。”
“他们有功底不假,但报考永安学院显然是一种延伸性的技术转型。这也是为什么永安系第一批录取学生,大多不是艺术院校在校,而是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一段时间的缘由。”
教育局长说到这便抬眼看了看面前的三位校长道:
“我们从事这个技术生项目的目的,不是为了和永安学院竞争,而是给到那些文化传承者,一个正常的升学渠道。”
“学生们可以从小学的课外活动中开始尝试了解,再在小升初的假期,通过类似夏令营这样的形式,来确认自己未来是否要尝试技术生升学的路线。”
“然后等到了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那个暑假,就是绝对最后学习方向的专业化学习。”
“这样的话这些以技术生毕业的学生,一定可以比那些学了四年西方现代艺术的学生,更容易契合永安学院的需求。”
教育局局长越讲越嗨,同时技术生政策的可能性,也在他不断输出的话语中,随着他的脑洞不断完善。
一旁的三个校长,反而从原本的申告的主力,变成了被忽视在一旁的“摆设”,而且最夸张是在教育局局长有关三校合一,以及“技术生”的相关规划里。
他们的权力似乎也在渐渐受到冲击。
就比如三校合并后,谁是校长的问题。
虽然各自管理的职能没变,但三校位于同一小区,就意味着变相合并。
这以前是考虑到交通问题,所以才分设三校,但现如今大家重聚在一起,小学初中高中谁当校长就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一个不小心,他们就会从校长,原地降至为“副”。
第129章 修复莫高窟初公开
从正变副,哪怕只能没变也依旧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
宁当鸡头,不作凤尾。
他们虽然清楚教育局此举必定会让合校过后的新实验学校吸引到大量优秀学子的关注。
但合校就意味着职称可能变动的风险。
且不说从小学/初中/高中校长,变成分部门副校长的可能性。
就单说他们之中有人有可能升任总校长的可能性,就让三人不得不互相开始彼此打量。
副校长毕竟还只是个名号,只要职权没变他们也不是不能接受,但若是他们之中有人扶摇直上。
那一切就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自家学校/部门与永安学院联动可能性的原因。
因为他们觉得既然搬到了永安学院附近,那么与永安学院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就极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仕途。
不过这些显然不是贾文嫣需要去考虑的问题。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完成莫高窟壁画的修复工作。
在短暂的假期结束后,贾文嫣再次回到了那个让她连轴转的工作岗位。
在长时间的修复作业下,原本已经几近损毁殆尽的洞窟,已然得到了新生。
而这也是观众第一次有机会,通过直播间里的镜头去窥探这个修复洞窟完工后的样子。
电视的直播镜头在现场导演的最后一次打板后正式拉开了序幕。
董乐乐:“欢迎各位收看本期的文物之旅,我是主持人董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