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舒望也明白自己刚刚说的话容易让人误解,但现实是这些动漫公司是真的各自准备了以选定人物衍生出来的样品。
他们当然明白如果贾文嫣不同意授权,他们的成品就很有可能只能作为社交媒体“饭制”的同人作品。
但问题是就他们的立场而言,他们眼下是要从一个不缺钱且不缺名的制作团队手中,拿到他们的作品授权。
在永安系内,无论是永安学院还是永安乐园,所有的官方文化知识产权全部都集中在永安博物馆。
贾文嫣的情况懂得都懂,且不说徐咏和出手投资的永安乐园近期带来了多么大的文旅收益。
就单说永安博物馆的周边,以及和甄芯动漫联动的动漫产出,就足以碾压大多数的动漫公司。
虽然严格来说,永安博物馆至今为止,都没有自己出品过属于自己的动画。
但众所周知,大多数动漫公司制作动画的目的从来不是靠动画赚钱。
动画展业真正主要的经济来源,始终都是与动画配套的周边玩具。
或者说动漫动画的存在,本身就是玩具厂家为了卖玩具而制作的长篇广告。
甚至于国内绝大多数的动画,都是在玩具出场后,才正式开始立案。
平心而论,说不是玩具需要动画的带货,可能国内大多数的厂商都不会置身于动画产业。
也因此当永安博物馆一上来,就通过各式各样的宣传,打造了自己的IP,并带动周边销售的时候。
国内的动画公司,就已经把永安博物馆当成了一种变相的同行。
不要小看一个拥有“IP”的公司。
在这个行业里只要拥有了一个“国民级IP”,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不断地通过各种续集,来实现动画圈的铁饭碗。
也就是所以永安博物馆当时的流量,贾文嫣只需要找一个代工公司,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打造出一部水平线以上的动漫作品。
然后就更不用说后来甄芯动漫开始与永安系联动之后的事了。
从《顽石记》到《新西游记》,这两口子一个有IP,一个有技术。
这样的组合在国漫圈几乎就是垄断级别的霸主。
尤其是后来当永安乐园顺利起步,并持续大热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已经默认了这“两口子”国漫迪斯尼的定位。
也因此目前的东煌动画圈主要分为两条赛道。
一种是以传统现代化,或者说日系动漫为主流的流行市场,而另一种便是以新国潮起步的国
漫圈。
在这样的市场划分下,标准或者说流水线化的日系动漫暂且没有什么影响。但在国漫圈就已经绕不开永安系的存在。
永安系已经在《新西游记》后,开始了属于他们的产业布局。
现代日系动漫尚且可以靠着各种各样的脑洞拼创新,但对于国风国漫而言,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国漫都还停留在取材于东煌传统神话故事的阶段。
这不是说制作国漫的公司缺乏创造力,而是国内动漫电影市场本身,就不适合完全纯粹的原创IP。
国内的电影市场很大,但大多数观众依旧停留在一个“看谁主演”的阶段。
就比如每年过年,大多数观众都会习惯性的根据自己喜欢/信任的电影明星,决定要看哪场电影一样。
很多国内观众去看电影的时候,甚至不会事先了解这部电影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观众买不买账的重点,不是电影本身,而是那个“扛票房”的个体。
为此绝大多数的观众,都是早在进入影院以前就已经决定好了自己要看哪一部电影。
这种情况下,除非是那种已经累积了多年人气的“国民级IP”,否则绝大多数的动画电影根本就不存在“票房二字”的可能。
但与此同时又有多少公司,是真的有能力有资本打造一个能够被大众所认可的IP。
这中间的风险太高,也因此相比起费劲巴力的原创故事,大多数制作公司,都会更倾向于改编那些现有的神话传说。
这不仅仅是东煌拥有庞大的神话故事体系,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大多都早已过了所谓“版权”的追诉期。
制作公司可以轻而易举地从传统文化故事中,选择一个自带流量且免费的IP进行改编。
如此一来就自然不会有多少以国漫为主打的公司会想要尝试原创国漫的制作。
这便是数千年文化底蕴所带来的优势。
然而现如今随着永安系带着永安乐园出圈。
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把永安系和高质量国漫联系在了一起。
在这个节骨眼上,是否为永安系出品,已经成了大众对国漫,尤其是改编故事国漫最为基本的审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