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寨博物馆逼疯“砖家”[国宝文物](203)

作者:露馅的包子 阅读记录

董乐乐:“对吧,我戴假发只不过是因为直接套头套可以省去不少造型的时间。”

“以我的发量,就算没有假发,也能撑得起那个发型。”

贾文嫣:“是的虽然乐乐的头发看起来确实没有以前的照片那么茂密,但她的发量依旧是可以被很多人羡慕的程度,不过说起假发,我这边倒还想起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贾文嫣说完便象征性地指了指身后的莫高窟景区图片。

“我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疑惑过,说什么唐僧出家当和尚是光头,可代表西天最高领导人的如来佛祖就有着一头”茂密“的头发。”

【卧槽,对啊,不是说出家的时候要削发烫戒疤吗?为什么佛祖有头发而且那么茂密。】

【加一,突然想想也对啊,以前只注意观音菩萨带法修行,完全没想过如来佛祖的问题。】

“OK,好了这里给大家简单讲述一下,如来佛祖头上的那一部分并不是我们主观意识中的”头发“,而是代表着佛教文化中的肉髻。”

贾文嫣:“所谓的肉髻,是指顶骨自然隆起形成的类似发髻一样的结构。”

“这才佛教文化里是功德圆满的代表。只不过很多影视剧里为了能够将妆造做的自然,就都选择了用类似假发一样的形式编成发髻。”

“虽然这可能有悖于佛学最初的设定,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若是一个光头,因为头盖骨凸起,而形成那样的头型。”

“我觉得这也是人们会选择用近似头发的颜色,去遮盖的一大原因。”

“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说是因为骨骼凸起的说法过于”惊世骇俗“,所以后世很多人都把肉髻,当成了一种得道高人才能梳的发型。”

“所以大家如果实在在意的话,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僧侣在出家后,看破红尘悟道成功后所长出来的头发。”

董乐乐:“可是这样想的话,会不会有涉及到曲解,甚至不尊重宗教文化的风险。”

“关于这点我有特意咨询过。我们都知道佛教是起源于印度的宗教文化,所以在佛教中会有很多古印度文化中的形象存在。

所以若是考虑到印度人代表性的卷发,比起所谓的肉髻,我更愿意相信那是自然卷规整后的发型。“

“我一直在想,说我们在进行文物的修复的时候,到底要溯本还原到何种境地。”

“我也想过很多说若以我们现在美术审美,又是否能够契合那个年代的作品。尤其是这一次莫高窟壁画和佛像的修复,以前我修复的很多物件都还单单只是一件文物,但这一次的佛像和壁画,真的涉及到了很多文化信仰方面的东西。”

“我也害怕我修复的结果无法让大众满意。但后来我和仙安市的一位住持讨论佛像修复模板是否合理的时候,住持和我说了一句话。”

“他说无论神佛,都是人们心目中的信仰所化。他们的形象本就已经是人们心目中愿意信服和崇敬的样子。”

“这就好像我们总说神佛有多少多少个金身/化身一样。”

“佛本无相,以众生相为其相。”

“神佛的样子不是固定的某一种形象,而是代表着人们心目中信仰的化身。”

“再者说,佛教文化传入东煌后,本身就在与东煌文化融合产生了很多改变。”

董乐乐:“所以贾馆长您的意思是,若是没有后世这些演变而是真的按照肉髻的说法来的话。”

“届时我们眼下所看到的那些石像还有壁画,就都会采用躯体与头部相同的颜色。”

贾文嫣:“是的,我想那样也不是很符合大众的审美,所以我会更相信那些肉髻是有头发,而不是单纯的头骨。”

“这是我在这一次有关莫高窟壁画还有佛像的修复时,最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贾文嫣:“所以这一次我在复原莫高窟的时候,直接根据目前现存的几种佛像模板,在虚拟VR里做出了好几种相应的设计。”

“人们可以在VR镜头里选择自己愿意信服的形象,至于莫高窟的佛像,我们会带着信仰在现实中做贴近的修复。”

“不是重塑,而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完整性的调整。”

贾文嫣说完便示意工作人员,将镜头的画面切换成了永安学院所准备的VR虚拟实景当中。

在VR实景的作用下,原本在岁月侵蚀下早已变成一片土黄的莫高窟再次拥有了颜色。

这是永安学院根据石像上残存的痕迹,推断而出的结果。

从黯淡到绚丽,VR实景下的莫高窟虽然没有了那种历史岁月变迁的美感,却给到了大众另一个代表着传统工艺文化的震撼。

网友:【所以贾馆长的意思是,你真的能把莫高窟修复成图片上的样子吗?】

上一篇: 恋综打工,养生爆红 下一篇: 黑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