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93)

作者:豆宝也是干粮 阅读记录

他那些未尽之语都清楚得很,大家也都明白如何处理是最好的。其实也不难,一把火连着疫病和麻烦一块带走。

可没有人敢提出来,大家都等着,等着哪一个不怕遭报应下地狱的人说这一句话。

但是安安静静的,谁也没再出声,最后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府台,等着他说话。

府台自然也知道他们的意思,好几次话都到嘴边了,还是硬生生顶着那口气不想说,但他自己也清楚,也许再死两天人,这口气就顶不住,“焚尸”二字就会石破天惊一般炸出来。

可现在,这样丧尽天良的字眼,他如何说得出口。

秦先生吧嗒吧嗒地抽烟,段之缙看着沉默不语的众人也清楚这其中的机锋,心里沉甸甸的,人命化作一块块石头压在上边,压得他快要喘不过气了。

左右他不是本地人,弄完了这一遭就回京去了,难道还有人能追到京里去砍他?段之缙故作轻松,耸了耸肩膀道:“大家不好说,那就我来说吧……”秦先生吓一跳,赶紧捂他的嘴,却被段之缙挣开,学生镇定地看着先生,眸子里清澈见底。

“先生,我又不是山东人,临了还是要和您一块儿回京去的,说了这些话也不打紧。可是杨大人他们都是要长留玉平的,若是他们提出焚尸,以后还能在这里呆吗?”

秦先生定定地看着他,干裂的嘴唇翕动,最后也没有说出什么来。

其实缙儿说得也

没错,最适合说这句话的就是段之缙和自己。

段之缙看着望向自己的众人,扬声说道:“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了,尸首这么放着早晚酿出祸来,今天便由我提议焚烧尸体,保住整个玉平。”

杨度有些浑浊的眼睛里雾蒙蒙的,罩着一层水,他从台阶上站起来,鞋底在青石板上蹭,犹豫了一番还是开了口:“你到底知不知道,说出来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这个想法大家都有,为什么偏偏要选一个人来说?不过是因为焚尸这样的大事没法偷偷摸摸地干,瘟疫过了家属来要亲人的尸首时,你要拿出一个交代,而提出这个主意的人就是交代。如若焚尸也没能控制住灾祸的话,更应该叫提议者给大家伙一个交代。

段之缙笑道:“学生清楚得很,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他环视垂首的众人,眼珠又看向了杨度,“大人,你准备怎么做?”

杨度狠狠跺脚,把泥土踩下去,恨声道:“先瞒着吧,烧完了,这段日子过了你们回京去,再跟百姓们说,能瞒一天是一天。”

段之缙却摇摇头:“大人,倘若这样,叫我来提议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到时候不仅百姓们骂你,同僚参奏的折子都要把你淹了。而且百姓们未必不能答应。”

“你没当过官不知道……”杨度刚要解释,又被段之缙打断:“学生的确没当过官,可学生知道‘为政者,宁死而不可失信于民,则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的道理,焚尸这样的事情,倘若做出一副偷偷摸摸的样子,不就是失信于民吗?大人便再也不要想为政一方了。”

“那你说,你说要怎么办?”

“开诚布公。”

这四个字像是滚油里滴进了凉水,屋子里沸腾起来,大家隔着老远都要叽叽喳喳,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不可行,秦先生也当即否定了这个主意:“不行!这个事儿绝对不行,老百姓不把你生吞活剥了才怪!”

段之缙却不以为然,“诸位先听我说完我的打算……”

“你一个孩子!能有什么打算!”秦先生现在暴躁得很,刚才就不应当叫段之缙说话!

“我即便是一个孩子,为何就不能有打算呢?”

杨度也叫众人停下,让段之缙说完。

“学生的打算是这样的,先叫府台大人去说通乡绅,只要有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亲属火葬,那事情便简单得多了。”

杨度眼皮子一跳:“你这话说得容易,如何能有人愿意?”

段之缙回道:“所以我才有打算!知府大人完全可以跟他们说,愿意火葬保全整个府城是天大的善举,其心胸万世不见,要在疫后为第一个火化的人立庙,从此府衙出钱供奉。这点钱府衙总归有吧?”

杨度寻思一番,突然觉到了此法的妙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是地主家里没余粮,等着这次大灾之后,先恢复起来的也是乡绅,他们想要的可不只是银钱土地,名声也宝贝得很,这样的话,想必能有人愿意开这个头!

他脸上有了喜色,修改了刚才的提议:“咱们找空旷的地方先设一个差不多的庙宇,然后选一天,把大家伙都召集起来,也不要多少人,一家一户出一个就成,找个空旷的地方把要火化的消息公布,然后当众火化第一个善人,立牌位,将残灰送入庙中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