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40)

作者:豆宝也是干粮 阅读记录

秦先生失笑,一巴掌贴上他的脑袋,“别磨磨蹭蹭了,快去快回吧。”

段之缙对着先生拱手施礼,踩着小凳子上了马车,前往沈白蘋的舅家拜年。

他们家的生计说是困难,倒也不至于像底层贫苦百姓一般需要亲自下地耕种,也不需要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做些小买卖。皇帝终究还是顾念着孝淑夫人奶了先皇一顿,没有赶尽杀绝,杨家故土淮宁隋阳仍留有一小部分田舍,供他们生活。他们自己不满足现状,变卖了部分家产,到了更为繁华的安平定居。

今日段之缙带来了大笔的银票,杨家人虽说不好意思,但还是三推四让地收下了,杨家老二杨孝思的脸都是赤红的。

“沾了蘋儿的光,得了一个好外甥女婿,我们家里败落了也不嫌弃,还愿意登门来送年礼。”

段之缙半个屁股坐在凳子上,宽慰这个无所适从的汉子,“二舅舅这说的是哪里的话?我们做晚辈的,孝敬舅舅本就是人伦天理,何况蘋儿幼时住在舅家,不知吃用了多少的东西。”

“蘋儿……她还好吗?有孩子了没有?”

大舅母上前来添水的时候,听见他们说起了蘋儿,语里带着心焦,打听起了沈白蘋的现状。“蘋儿甚好,太太和老爷都慈爱。孩子倒是尚不急。”

“哎,大丈夫成家立业,你现在也是十八的年纪了,我像你这个时候,都已经有了你大堂姐了。你们小夫妻趁着年轻多生养才是……”

几个长辈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左右逃不过去“生儿育女”四个字,一家人日子虽然比不上从前,但是和和美美,亲密无间,只是段之缙还记着秦先生的嘱咐,也不敢久留,天色还早着便起身告辞。

临走时瞧着依依不舍的众人,段之缙犹豫再三,还是一把扯住了二舅的袖子,“舅舅,当年贪污之事究竟是为何?”

杨孝思的神情难以言明,一阵青一阵白,最后哀叹一声,“有些时候,你便是不想贪也得贪啊!只可怜我的大哥,留下你大舅母他们,一个人走黄泉路,保下了我们一家人。”

段之缙松开了手,秦先生所言“不要听信他们的话”犹在耳畔回响,可是他感性上如何也不敢相信,这样的一家人,真的是穷凶极恶、横征暴敛之人。

“回去吧,回去读书,你是蘋儿一生所系,爱惜你的羽毛,不要再来我们这种罪臣之家,”杨孝思推着外甥女婿上车,看着车轮滚动,留下一道道延伸的车辙。

他们这一家人,恐怕这辈子都要困死在此处了,但是段之缙却还有大好的未来,和杨家扯上关系,实属有害无益。

正月初一去杨家的事情已经成为了过往,可那句“不想贪也得贪”仍时时在环绕。

他真的敢相信,这些贪官污吏、青史罪人也有苦衷吗?

两辈子的年纪加起来都要不惑了,可段之缙毕竟没有在官场里混过,上辈子的经验搬也搬不到古代来,因此心中总是困惑。白日里还好,秦先生可不惯着他,稍有走神便要用烟斗子烫手,晚上他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直到正月十四这天下课时分。

秦先生总算是赶在县试之前给这个麻烦的学生讲完了所有的课程,自己也大大地卸下一口气。精神放松,连烟都抽得少了,想想明日便是上元佳节,夜晚街道上张灯结彩,各式的花灯犹如繁星低垂,就想叫孩子也出去放松放松,明日自己也另有打算。

“缙儿,明日上元节,先生有事情出去,你自己去书肆逛一逛,问问老板这些应试的士子都看什么书,你也买着看看。另有望星河边的望星楼,是本地第一大酒楼,全天下的菜系都会做,也都做的出彩,你也去玩玩吧。”秦先生一边收拾自己的书一边嘱咐,两个小书童上来拿东西,前脚都出了门,他又停下,“去了之后报上为师的名字,定在穿月堂。”

段之缙在后边遥遥地应下了,当晚也没那么晚睡,早早躺在了床上。

第二日收拾一番出门,王家安排的马车已经停在了后门口,贴身伺候他的小厮琼香叽里呱啦地说话。

“秦先生昨日来说,叫二爷出来买书,我们老爷喜得很连夜叫人出去打听,这才知道士子们少去最大的那家书肆,去的最勤的是蒋育成老爷的书肆。”

“这是为何?”蒋育成,这个名字已经是段之缙第二回听说了。

琼香一笑,“二爷不知道,蒋育成先生是进士老爷,经常受学政大人的邀请一起阅卷的,因而县试、府试乃至院试,他都很有一套,也为此写过不少的书。”

段之缙点点头,“原来如此,真是多谢外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