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386)

作者:豆宝也是干粮 阅读记录

太子妃从拿着披风从殿内走出来,为太子披上。

“殿下,无论多么难,您都要保重身体,就算是圈禁,好身子还能多活十年呢!”

太子蓦然笑了,又捂着脸痛哭:“为何把我架上来,又为何不赶紧把我废了……父皇啊父皇,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啊!”

太子妃这些年心惊胆战的过日子,几乎到了风声鹤唳的程度,听此悲泣也忍不住哭了起来,怀抱着太子劝慰道:“殿下,您不要如此,您放宽心,到现在皇上都没有废太子,他定然还是记挂着太子的。”

而她怀里的人只叹一口气,灰心丧志,又带着一丝解脱:“丁师傅过世了,蒋师傅回了南方,四弟要自立门户,一切都结束了……”

这个愚蠢的,可怜的太子,直到纪明瑚来找他的时候,他才看出来四弟的打算。

他擦干净脸上的泪,回身牵住太子妃的手:“这么多年苦了你,从此之后,我不做太子,你不是太子妃,我们就带着一双儿女,做富贵闲人……四弟绝不会亏待我们。”

他说完,毅然决然地回去更换衣服,直直朝着养心殿去了。

现在是中午,皇帝正用午膳,自己一个人以左手执调羹用膳,因着左手也略微有些抖,现下的心情很不好。

等着听了皇太子的悲诉之后,心情更不好了,他本想再进一口汤,但因略有些怒气在,左手更抖,汤洒到了胸前的常服上,力不从心之感和年老体衰,对死亡的恐惧令他彻底爆发,瓷制的调羹被狠狠扔在桌上,碎得四分五裂。

“你现在……咳咳……现在要自请废太子?你早干什么去了!早不说,晚不说……偏偏现在说!”皇帝气愤之下忽然一震,半眯着眼睛,声音已经冷如刺骨寒冰了。

“是谁给你出的这个主意?”

皇太子伏在地上泣不成声:“没人给儿臣出这个主意……儿臣这些年,这些年生不如死啊陛下!儿臣没有一天能睡个安稳觉,生怕哪天,陛下用不着儿臣了,儿臣就会被废,纵观史册,有几个废太子有好下场?这些日子陛下龙体欠安,儿臣跟在父皇身边如芒刺背,动辄得咎,臣又能如何呢?”

“但是现在臣不怕了,臣宁愿圈禁,宁愿流放,也不愿意再做太子。臣是无能之人,愚钝之辈,也不知为什么就坐上了太子之位,这一做就是十几年,犹如跳梁小丑被活生生架上了戏台。”

他哭到最深情处,身子都跟着抽搐:“倘若陛下对臣还有半点儿父子亲情,就请陛下废了臣太子之位,另则贤人吧……”

皇太子已经是不惑之年的人了,常年一副阴郁怅然之气凝在脸上,现在把话都说开了去,反而有了一丝豁达,他就这样将冠帽一体摘下,直挺挺地跪着。

正如段之缙所料,皇帝不会不答应他的请求,一则是现在人家自请废黜你都不废,以后更没得理由,二则他病中也被勾起了一点儿慈父心肠,想起了前朝的肃王是如何得宠,什么都是皇考喂到嘴边儿的,自己又是如何地不患寡而患不均。

皇太子愚钝,但这个愚钝的太子不就是自己架上去的吗?德不配位,也是自己的过错。

没有任何征兆,皇帝突然下诏废黜太子改立为平王,将原先的誉王府扩建了一倍赐予他,分家财产是几乎是其他封王儿子的两倍,一派人欣喜若狂,以为纪明祚要成为新太子了,结果皇帝悄无声息,太子之位竟然空悬。

一个垂垂老矣而又多病的皇帝,一个圣心未定,太子之位虚悬的局面,众臣紧跟着惶恐了起来,铺天盖地的折子淹到了养心殿,皇帝很理解他们,因而没有生气,只是发上谕说自己身体尚可,太子之位暂空也不会出事,且自己留有遗诏,不会叫新主有疑。

此前从未有秘密立储的先例,而病中的皇帝过于和蔼的态度也叫人忘了他往日的杀伐果断,或许也是因为从龙之功太过诱人,大臣们联名上表,奏请立三皇子为新太子。

纪明瑚全当没看见没听见,前头帮着这个官员嫁女,后头就给那个官员议成了死罪,斩立决,更有甚者,他自己的亲堂弟礼亲王的儿子被他议成了死罪,在得到皇帝的允准后当日就送去了匕首另他自裁。

他去哪,哪就觉得皮紧,被吓得战战兢兢,但过了些日子又难免依赖攀附。一时之间京中吏治为之一清,宗室更是夹起了尾巴做人。

但他吃着斋念着佛,仍然紧紧盯着皇帝的举动,等着他暴怒的时刻。

果然,大臣们第三次联名上书的时候,为首者,也就是纪明祚的师傅王自平被革职发遣,又有两位文采斐然,给众人提笔的翰林被施以酷刑,被钉在午门处的城墙上,血流了三日才咽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