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明瑚微微一笑:“您还因着这个吃醋啊,这有什么大不了的。说到底,我和父皇心中最亲的,仍然是皇祖母您不是?方家都被抄了一遭,但我舅爷家里可封了世袭罔替的承恩公,虽无甚权势,但是富贵……除了宗室就是舅爷他们了。这次我还从河田带了些新鲜玩意儿,一份献给皇祖母,另一份要给舅爷他们送去。”
老太太还是很容易讨好的,又高兴了起来,口是心非道:“得了,可别给我带高帽了,你要求什么?”
“孙儿想要出宫建府,父皇叫钦天监去算日子了,求皇祖母跟承恩公家中说说,叫他们去钦天监操作操作,好让我尽快出宫。”
真到要操作的时候,纪明瑚终于明白为什么段师傅一定要他出宫了,就算是指使钦天监这样的小事,连承恩公都能做,纪明瑚却做不了。
惠文太后有些急:“出宫做什么?宫外有什么好的,不如就留在宫里,凡事也方便。”
“可正是因为留在宫中,我才连这点儿小事都要请托皇祖母。”
纪明瑚抬眼看着太后,眼神有难以拒绝的坚毅,惠文太后一瞬间便明白了他想要的。
她无声地坐在上首,想着她的两个儿子,又想想纪明,最后哀叹一声:“你们全说自己有大志向,全去争争争……”她混浊的眼睛里渗出液体,啜泣两下又抬眼用帕子擦去,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如磐石、不动如风的神情:“好吧,既然如此哀家会叫他们去做的。你无事就回去看看宝珍,她月份还小得让人陪着。”
纪明瑚磕头告退,走在回宫的路上终于有空去想自己又当爹了的事情,难免露出来一丝笑意,加快步伐回了皇宫。
旁的东西,承恩公帮不上忙,但他们自微寒一路青云直上,能叫皇帝事事看得顺眼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最能揣摩人的心思,因此此事风险虽大,监正也被他们说服,真跟着皇帝编瞎话去了。
但皇帝本就懂这些东西,三问两问差点露馅,幸得监正云里雾里地绕,直接把皇帝绕昏了头才叫他相信,自己的这个儿子得在年前出宫建府,否则帝星大盛,会把他给冲了。
现在天渐冷,离着过年也没几个月了,想赶工出一个符合规制的王府简直是痴人说梦,只能从现成的里边找。
空着的王府只有皇帝六弟的肃王府和好二哥的誉王府,对皇帝来说这两个王府实在是晦气,压根不想叫儿子住。
吕太清在旁边提议:“左右主子的潜邸也还空着,倒不如先叫王爷进去暂住,把眼下的局势避过去。”
皇帝还犹豫着,潜邸叫他住进去,怕又是一场风波,他难免抱怨:“那些大臣更该好好学学段之缙,别成天猜来猜去叫朕心烦,好好办差才对。”
但此时的确没有旁的去处,若是降规格有些委屈了纪明瑚,最后下旨叫儿子一家暂时住进去,绥王府即刻动工。
第161章 161内务府办起事情来自然……
内务府办起事情来自然是快得很,主要是皇帝催得急,不想叫儿子被冲,于是年前纪明瑚就带着妻儿搬到了王府。
曾经的端王府牌匾一换,成绥王府了。
这是皇帝潜邸,自然不能按一般的王府对待,因而早早就换上了黄琉璃瓦,银安殿建扩建为九间——是个极数。正殿更是整个都被翻了一遍,柱子换成了金丝楠木。
花园里引山叠水,妙不可言。
绥王站在小阁楼上向外远眺,紫禁城就在东侧,他紧合双眼只觉身子渐轻渐小,似乎又回到了一两岁的时候。
父皇尚未登基,自己又惫懒得厉害,能叫人抱绝对不自己走,死死腻着人,哪怕是端亲王,回了王府也得抱孩子。
当时就在这座小阁楼上,父皇跟自己说,很快就要住进那层层红墙了。
时至今日,纪明瑚再次站到小阁楼上,才蓦然发现紫禁城竟然如此之大,太和殿如此地沉默威严。
女眷们头一次来这端王府,再没了宫里人的约束,一个个玩得找不着北,王妃领着小丫头去梅园里拽梅花,生拉硬扯的,一点好样子都没有。
陈侧妃大着肚子和另一个怀孕的侍妾坐在廊下,焕儿在她身边咿咿呀呀地背书。
只有李侧妃稳重,不无担忧地过来问:“殿下,这王府中尽是僭越之物,妾等不敢使用。”
“我已经跟父皇请示过了,是许用的,你们只管放心地用。”
李侧妃便去和旁人招呼了,而纪明瑚则要吩咐人准备东西,等着年后正大光明地宴请朝廷官员庆贺自己离宫建府。
至于平日里,自然是该上课上课,该去各部里办差就去各部里办差,段之缙把蒸汽机的一些事情学舌鹦鹉一样讲给他听,他倒也津津有味,只可惜他问的,段之缙答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