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之缙看着他澄明的眼睛,如何能将自己内心的担忧说出来?悔不学习理工科,要不然能手搓蒸汽机,又哪里有如今的烦忧?
临走时郑楒琅又叮嘱他:“长乐王那边儿你别担心,我弄到了好东西等着正月里你挑时候给他送去,好好同他赔不是,他消了气也就好了。”
“我赔不是?我何错之有啊?”
郑楒琅把“好东西”往他马车上送,一边挤眉弄眼:“你跟这些人讲理呢,这些人有讲理的吗?”
那倒也是……
“好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同我一起吗?”
郑楒琅上次刚顶了人家本不想去吃闭门羹,但估计着现在不吃闭门羹,以后有的是委屈吃,最后答应下来。
第153章 153正月里总是大宴,因而……
正月里总是大宴,因而去长乐王府的时间也不好找,最后段之缙和郑楒琅决定临开笔当差前一天去拜访。
马车上段之缙把木匣子打开,看清是什么后砰的一声合上,震惊道:“你疯了!这可是严令销毁的前朝禁书,你从哪儿得的?”
“你管呢,我只知道长乐王找这本书找了几年,今日我给他送去,他该念我的好。”
段之缙劝不了他,急匆匆打开他为自己准备的木匣一看,猛拍脑门气道:“你到底从哪儿得来这么多的禁书?”
“之前不是抄了三川总督家吗,从他那搜罗出来的。其他的禁书也有,只不过前朝望月生的最难得,我就拿走了。”
“你们吃回扣这么理所当然?”
郑楒琅笑道:“这些东西都是销毁的命,我不拿平白化作一摊灰烬才是可惜。消停会吧,等会少不得先吃一碗闭门羹。”
果然不出所料地吃了闭门羹。
两个人既不敢走,也不敢上马车避风,只能当风站着,郑楒琅拢拢外边披着的大毛衣裳,上前和门房叙旧,顺便打听打听王爷的事情。
他捅咕一下段之缙,手一伸,段之缙便心有灵犀地放上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包,郑楒琅进小屋和门房上的人说话。
“李老伯,最近怎么样?”打声招呼,把荷包塞给老伯:“天儿太冷,买口烧酒喝。”
李老伯拿过荷包掂量掂量,顿时笑眯了眼睛:“托郑老爷的福,小的好着呢。”
“刚才袁明和你说的什么?”
袁明是长乐王身边的太监,刚才出来传话不叫这两人进去的就是他。
李老伯讪讪一笑:“嗨,就是不叫你们进去。”
“他原话是怎么说的?”
“这不好听啊……”
郑楒琅坦然道:“无妨,我做官的什么污言秽语没听过?”
“呃……大体是些吃里扒外的话,说是冻死算老天开眼。”
“唔……”郑楒琅想了想,长乐王似乎也不是很生气,又问段之缙要了个荷包揣到李老伯怀里:“麻烦您再去通报一声,就说我带了前朝望月生的孤本,是花了大力气找的。”
“这……”李老伯看看怀里的荷包,一咬牙:“好吧。”转身又去通报。
此时长乐王正在看西洋来的观赏画,瞧了一顿没意思得很,不如国内大家的有意境,便叫人撤下去准备出去跑马,袁明又进来禀
报:“王爷,郑楒琅和段之缙两位大人在外求见。”
长乐王眉间一皱:“不是不见吗?怎么又来问?”
“回王爷,郑楒琅说带了前朝望月生的孤本,是花了大力气找的。”
长乐王冷嗤一声:“还当是什么好东西,我这儿什么孤本……等会儿,望月生的……”
望月生说是前朝,实则是遗民,写了不少世情小说,其中几本因为影射当朝被禁,连他也只听过没看过。
长乐王一犹豫,越想越觉得可能性大,若非那本禁书,郑楒琅怎么敢以此为求见的理由。
他一向好藏书,此时禁不住心动起来,最后还是将马鞭挂了回去,吩咐道:“叫他俩进来吧。”
吹了半天冷风的二人终于得进,抱着手里的木匣赶紧进门。
郑楒琅司空见惯,毕竟是在这里做过长史,段之缙却好好打量了打量,暗暗称奇。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这王府是两倍的亲王规制,里边亭台楼阁都是奉旨超规制的,堪称一句小紫禁城。
两个人一路进了长乐王的书房,王爷锐利的目光扫着他俩,朝着袁明一抬首,郑楒琅便将木匣献上。
袁明打开呈到王爷面前,长乐王翻看了几下眼睛一亮,又矜持地合上盖子。
他抿一口茶水冷嘲热讽道:“大忠臣,国家的柱石,朝廷的栋梁,你怎么弄这些玩意儿?这可是禁书。”
“殿下,正是因为望月生写的是禁书,臣才不敢叫它流落在外,只有到不为外物所迷的地方去,禁书才能不危害旁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