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333)

作者:豆宝也是干粮 阅读记录

至于绥王是如何想的,他自己愿不愿做太子倒是无所谓,事情一旦运转起来,哪是人力所能抗衡的呢?他便是不想驾车也不得不驾车。

“父皇垂垂老矣,可是他的权柄仍然握在手中,只有父杀子,没有子杀父了。我的这些个哥哥弟弟,没一个有本事闹一场玄武门之变的,这都想不到做忠臣孝子,打那时候起我便知道有些人成不了气候。”灵慧公主看着自己的丈夫,“本宫听说段之缙今日进宫了?”

“对,他今日才到京城就进宫面圣了。”

“他是父皇的宠臣,虽在西南十几年但论份量你们是不及他的,若有他说话定然是事半功倍,你们也要多多争取。”

“我明白。”

车驾很快回到了公主府,两人携手进去,今年才刚满周岁的小女儿正在榻上爬动,屋子里烧得如同盛夏。

公主上前把女儿抱起,亲亲她肥肥的脸蛋儿疼爱道:“小心肝儿,好宝贝,谁是未来的郡主呀?原来是咱们小宝贝……”

第136章 136乾清宫叫散之后,……

乾清宫叫散之后,段之缙便和弟弟一起回家,在路上问起了他的谋算。

“你做官也有几年了,可有什么志向?若想调到别的衙门未尝不可。”

段之绪闷头有些丧气,“说出来怕二哥笑话,我胸无大志,想要去内务府造办处任督瓷官,不想在六部呆了。”

段之缙什么都想到了,唯独没想到他想去任督瓷官。

在六部官员眼中,这都不算是什么正经的差事了,且工作又苦又累,一个闹不好就要被申饬,因而也不算是什么好差事。

“你可想好了,督瓷这个差事可又辛苦又繁琐,不仅需要对朝廷的礼制烂熟于心,瓷瓶上有几条龙都要弄清楚,还得懂陶瓷的技术。据我所知,陛下叫人折腾出了珐琅彩还不够,还想弄那些失传的制瓷技术,现任的督瓷官已经焦头烂额了。”

“二哥,我是深思熟虑之后才想到这个去处的。还没当官的时候我就想过,但二哥你也知道,母亲那里我不好交代……”

段之缙的身子随马车的摇晃而晃动,脑子也觉得迷迷糊糊了起来。

虽不明白为何想去这地方,但段之缙还是支持这个弟弟的。

“你有这个志向我绝不会拦你,还要帮你操作起来,但问题在于你会制瓷吗?督瓷官可是要和工匠们同食同住,参与御瓷烧制的。”

段之绪眼睛登时一亮,“二哥放心,我不仅读了大量许多制瓷的书,还跟京里的传教士探讨过外国制瓷的技术……”许是这回说起了他感兴趣的事情,段之缙才发现这个弟弟竟也能滔滔不绝的讲话,门道儿都很清楚,看来有这个想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制瓷也挺好,什么人什么事都会被历史的尘土掩埋,但瓷器永远不变。

段之缙承诺弟弟一定会和皇帝请旨,两个人一起回到家中准备过年。

景淳十三年的除夕是十多年来头一遭聚得这样齐全,白天兄弟二人把宫里赐下的福字贡上,又贴福字和对联,指挥奴才们收拾家里,晚上大家一起吃年夜饭。

因为宋母五年前去世,宋家再没了长辈亲眷,连已经出嫁的段云霓也领着她的小哥儿、小妞妞来了。

全是一家人,自然不讲究什么男女之别,年夜饭都聚在一张桌子上吃酒,段诠、段訚和宋兰晫三个小孩儿被催着玩些行酒的游戏来,给大人们弄些乐子。

王虞搂好了宋兰晞这个外孙女和段婧这个孙女笑眯眯地看,商量好了以“春”为字眼做飞花令。

因为孩子年纪小,宋兰晫身子又不是很好,所以酒由父母代喝。

段之缙愁眉苦脸地看着儿子,“你可千万别叫爹爹醉死在这里。”

段诠倒是不服输,“虽哥哥已经做了秀才,论背诗我未必背不过他。”

王虞叫他先起头,段诠张口说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段訚接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宋兰晫紧跟着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由易入南,前几百轮都是顺顺利利,两个女孩儿虽年纪小些,但也跟着玩了不少,诗词都要说尽了,段诠先开始卡壳,幸得他鬼心眼子一大堆,念道:“二月春风弄柳烟,桃红数点染山川。”

段訚是几人中年纪最长读书最多的孩子,又有功名,此时听到未曾听过的诗句便虚心求教。

段诠嬉皮笑脸,“我胡诌出来的。”

大家就催着段之缙喝酒。

喝到最后,这场上清醒的竟只有段之绪一人,两个姨娘也替着喝了些,宋征舆醉得最死,也是有他酒量不好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