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325)

作者:豆宝也是干粮 阅读记录

布扎拉依被领着去承乾宫,皇帝才看向抱着两个锦匣的段之缙,打量两眼将茶碗磕在案几上,问道:“到底是什么宝贝东西叫你如此珍重,见了朕都不肯放下。”

段之缙捧着一长一短两个匣子上前两步,“回皇上,西南边徼,仰赖圣天子德化覃敷,雨调雨顺,臣总督府一处近郊旱田中得见双穗、多穗嘉禾,谷粒圆实,系自然生成,非人力所能伪为。臣查《礼斗威仪》有云:人君乘土而王,其政升平,则嘉禾并穗。今我皇上宵衣旰食,重农贵粟。德泽所被,故使炎徼遐荒,亦现灵瑞,实乃天心昭应,圣德感通。”

他说的时候,皇帝便有些喜不自胜,等着他打开锦匣,只见猩红毡子上躺着几株并穗稻子,黄澄澄地映在人眼中,皇帝便更坐不住了,趿拉着鞋子下地去看,小心翼翼地捧起来检查,的确是天生二穗并无作伪。

要说他信吗?

纪禅对天人感应一说自然是不信的。哪一年没有大灾小灾,若真是天人感应他不知道下多少道罪己诏。

就算是真的有天人感应,他也决不能承认。

可如今双稻在前纪禅却高兴到有些失态了。无他,和段之缙打着同一个主意,堵死朝中大臣们的嘴。不仅是改土归流的事情,还有日后太子的事情。

这么一想,段之缙可真真是忠臣能臣,什么样儿的难事都能给君父解决,便亲自拖着他起来,拉着坐到自己的榻边。

“跟朕说说是怎么找着的?”

段之缙道:“臣愚钝,在西南改良稻种,结果高产的稻种没改良出来,试验的田里竟生出了多穗的稻子。臣之家仆上报,臣想着定然是我圣主德感天地,才叫上天生此嘉谷。”

皇帝的注意力被牵扯到改良稻种上,要知道不仅西南段之缙在改良,宫里的农官们也在想办法改良稻种,但是从前朝开始就没什么进展。

他叫吕太清上茶,好奇问道:“改良得怎么样?”实则没有什么期望就是场面上表示自己的重视。

“还是有些麻烦,不过若能成功,臣想大概能将产量提高到原来的一倍半。”

“多少?!”

“回皇上,一倍半也就是北方的亩产也能达到三石以上。”

纪禅听着没说什么话,只颤抖着手去抓桌上的茶碗,结果一个不慎把茶水洒到了龙袍上。王贺赶紧上擦,却被他笑着拂开,“不妨事,不妨事,朕这是高兴的……高兴的。”

等着出了点儿小差错他才从震惊中清醒过来,问段之缙道:“你怎么如此确定?”

段之缙暗想:“我这都在现代的产量上减了不止一半了。”但他嘴上却说:“回陛下,臣之试验田中还有众多的稻子,其中有一些是能够达到这个产量的,所以臣想应当不会有差错。”

段之缙又将杂交水稻的步骤细细地讲给皇帝听,若要问什么原理,那段之缙哪儿知道?他能记得步骤还得是科技史学得好。

幸好纪禅也不多问,他对这些东西兴趣不太大,只振奋道:“原来这瑞稻不是天赐给朕的,而是你献给朕的!”

“好!好!好!”

纪禅在金砖上来回踱步,又猛地停下转向段之缙说道:“若你能做成,赏什么也不为过!”

可是赏什么呢?

允升已经是一品了,等着摊丁入亩之后入阁,入军机处也是理所应当。

封爵?一等公?

可这样似乎流于俗套,毕竟武将封一等公者并不少见,可改良稻种的功劳岂是军功能够相提并论的?

皇帝灵机一动抓住了段之缙的手,“若你真能干成,朕不仅叫你的子子孙孙都继承一等公的爵位,世袭罔替!朕还叫你陪祀太庙,叫你受我子孙后代的供奉,与国同休!”

配……配享太庙?

这四个字对别人说了自然是无上荣耀,但段之缙的重点却在前边——世袭罔替的一等公。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虽说段诠也不一定是不争气的儿子,但总得为着他考虑,毕竟段之缙就打算要这一个孩子了。

皇帝大发议论好长时间,好容易平静下来,心率一下降,便觉得有些头昏脑胀,一手撑着桌子坐下,一边小口嘬着茶平缓,段之缙为他抚背。

还不到知天命的年纪,身子怎么就这样了呢?

段之缙想起方叙墨的话,劝道:“陛下,丹药到底是损身子的东西,只能解一时之急,不能当做平常之药使用。”

他这一激动就要倒的样子,应当是心脑血管出了问题。皇帝却说不要紧,“只是近些年来事情繁杂,朕做提神之用罢了,穹迦的事情一摆平,大军还朝也就没有旁的要紧事,到那时朕的身子自然好转起来。”

“对了,你夫人可将摊丁入亩的事情与你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