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29)

作者:豆宝也是干粮 阅读记录

第二天不用上课,段之缙还是温习了一些功课,等着天大亮了才穿上棉衣,外边裹上莲青色鹤氅,内里是猞猁狲的皮毛,十分暖和,再回头看,沈白蘋也已经装扮好,耳尖赤红的珊瑚耳坠更称的面容如雪似玉。

携手去了主院,太太刚用完早饭,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他们说话,等着段之缙说道要带着沈白蘋一起去安平看望她的舅舅时,脸色便不太妙了。

“你是去考试的,带着她做什么?杨家是罪臣之家,还是不去为好。”

“虽是罪臣之家,但毕竟有姻亲之谊,而且我们只是过去走亲戚罢了,并无什么妨碍。”

王虞不耐烦地摆摆手,“好了好了,我不与你争辩,你想去便去,左右我做母亲的管不住你,但是你媳妇留下来伺候我。”

“便是女子,出门探亲也是常理,为何太太不许我带着蘋儿呢?”

“哼。”王虞发出一声讥笑,“你跟个大闺女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住在我的致知斋里要什么有什么,哪里知道山东玉平已经连着两年大旱,刚到皇城根的那批流民也要在这个时候被官兵强制遣送回去呢?”

“你想带着你媳妇就带着吧,无论我怎么给你雇人,遇上了流民你带着一个女人,怎么样我也难说。”

第15章 第十五章路遇流民男女老少面黄肌瘦……

段之缙和沈白蘋面面相觑,他们的确如太太所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外边有什么事儿也不会去同他们说,恐耽误了他们上进的心。

王虞拿着茶杯浅嘬了一口,“你放心好了,我也不是什么活阎王,你喜欢这个媳妇我就给你留着,不会去欺负她的。施姨娘我也给你看顾好,只要你好好上进,她也是过的好日子。”

段之缙回头看看沈白蘋,只见她微微点头,也不再和嫡母争辩,低头应下。

王虞这才满意地一笑,又说起来这一路的安排,“你是个金玉一样的宝贝疙瘩,从来没自己一个人出过远门,因而昨日我都跟秦先生嘱咐好了,今天再跟你嘱咐一遍,千万要记得母亲的话。”

“这次去安平,你们的路赶得急,不知会不会遇到被赶回玉平的灾民。他们都是官兵控制住的,看见了也别害怕,记得给他们的头儿一些酒水钱,叫他们也看护着你。自然,母亲还给你雇了镖局,都是拿真刀真枪的汉子,王家雇他们护镖已经十几年了,很信得过,你可别摆什么读书人的架子,没事儿在马车上读书,下了马车谦虚谨慎些,要走什么路,要何时走都听镖头的话。”

王虞喋喋不休,从如何赶路一直到每天吃什么,在哪吃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段之缙也仔细认真地听,没有一点儿烦躁。

话说到最后,王虞一盏水都喝完了,神情变得惆怅,“我早就差人给父亲母亲去了信,等到了安平,秦先生会带着你去王家住下,你外祖会照顾你的。”说到此处,她的眼里都含着泪,想起了幼时承欢膝下的好光景,父慈子孝,姐妹兄弟之间友爱非常。

“缙儿,到了安平拜见过你的外祖,记得给我来信,说说两位老人家现在身子如何,精神头还足吗?这十几年再也没见过面,不能尽孝,万望你能记得,替你的母亲磕一个头。”

段之缙看着泪眼朦胧,强忍着不叫泪滴下的嫡母,心中实在不是滋味。他对这个嫡母,原本也无甚感情的,可若无嫡母供给吃喝,外边闹着灾自己又当如何是好?又得知了父亲的为人和母亲的遭遇,不说多么亲近,总归还是可怜她。

“你也要记得你姨娘的亲爹娘,他们亦是你的外祖家,给姨娘来信说一说,她也时时刻刻不能忘呢……”

“儿子记住了。”

王虞咬着下唇别过头,用帕子擦净了泪,心痛之下也顾不得脸上胭脂斑驳,损了她的体面。

“去吧,去吧……跟你的姨娘说说话。”

底下的小夫妻二人爬起来去了偏房,姨娘正急得来回踱步,刚看见儿子和儿媳便快步凑上去,可定定看了一眼,也不知道能说些什么,该叮嘱的太太定然都叮嘱了,她这个亲娘也没有别的话能叮嘱,最后捏着两个人的手,问道:“明天,就要走了?”

“是。”

姨娘又摸摸他的脸,“一下子都长这么大了,你刚生下来的时候,还不及姨娘的小臂长,姨娘天天抱着,一刻都不敢撒手,如今竟然也要一个人出门了。”

段之缙看着她又悲又喜,如此慈爱地看着自己,刚才压抑的心情更是难受,倏忽间掉下泪来,被施姨娘嘲笑着擦去了。

“姨娘,你别担心,太太都嘱咐好了,儿子定然一路顺风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