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259)

作者:豆宝也是干粮 阅读记录

也难怪了,毕竟陛下刚坐稳皇位就下诏,宗室爵位要降等袭爵,且世

子要等着皇帝册立,不许请封。

而除世子之外,其他的儿子竟只能得一个镇国将军的爵位,到了这般田地,还要一代代地降等,一直到奉国中尉。

丁承祖只觉得千钧重担压在身上,他看着皇帝希冀的眼睛,重重叩首:“臣定不辱命。”

皇帝放心一笑。

……

岺州的土地有一种难以言明的苍凉感,它是吝啬的,贫瘠的,任你多少的汗水倾洒进去,它就是不发芽,不开花也不结果。

但就是这样,这块儿贫瘠的土地六成的税赋仍然是田赋,可想其他产业的萧条。

粮食是不够吃的,从北边粮多的地方运过来,也就刚能填饱肚子罢了。

段之缙走到地头掏了一把土,这里种的是水稻,若是肥沃的水田,该很油润,可这里的水土略有些生涩,水稻的长势也不是很好。

“这个土应该是卤田放了水改成的水田吧?”

跟着的县令答道:“正如大人所说。”

“这样的地并不适合种水稻。”

县令看一眼远处劳作的农夫、农妇,讪讪道:“大人,哪还有什么适合不适合的?就是全种上水稻都养活不了这么些人,若要是再种别的,真就饿死了。”

段之缙查看土壤,黄澄澄的,自顾自地说道:“这样的土,种茶树最好。”

知县咧着嘴看知府,两个人都不说话。

“你们吃得最多的是哪一个省份的粮食?”

“是三川、临江一带的粮。”

段之缙把手在水里荡了荡洗净,一边检查有没有叫蚂蟥咬了,一边说:“的确是产粮多的省份,他们还得往京城送粮食。只是如何不种茶树售卖茶叶,而后以厘金或门摊税来买粮。”

“大人,一棵茶树种下去,等着能卖茶叶最少也得两年,这两年咱们吃什么?岺州本就是靠着吃协饷艰难维持,若是再有这两年的空当,其他的省份得送更多的协饷,人家能愿意吗?”

段之缙笑道:“不急,咱们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改,岺州的每一块土地都得种上该种的东西。再者南诏改土归流,今年的税收定然能够增加,这笔钱送到岺州来。”他说完就往更深处的田里走去,留下知府和县令唉声叹气。

年轻的,一门心思想着立功,可这要是改起来,农户们能愿意吗?

段之缙在岺州各地巡查,中间接到圣旨允准了他的请求,十月份各府重新府试,十一月份再进行南诏的乡试,而即将到京城的和微,一纸调令又回了南诏。

但对于用兵一事,皇帝并不许他们轻举妄动,倘若真是要对上水西等部,等到苏奋来南诏再与他商议。

段之缙便接着在岺州督查,秋收之后缴纳田赋,他各地乱窜,将火耗控制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平,除了要入国库和藩库的税银外,剩余的税银没有一文钱落入私人的口袋,全部算清后按照各地的需求分配,南诏则由沈白蘋主持。

这一年,交给朝廷和藩库的税银不变,可百姓们却觉得松快了许多,那沉甸甸的火耗头一次没将人压得喘不过来气。

地方的官员也有富余,不再穷的穷死,富的富死。

十一月南诏乡试重开,段之缙作为监临官监考,等着持续九日的试期结束,段之缙一出门就有班头陈山在外等候。

“你不是应该在总督衙门吗?上这里来作甚?”

陈山着急道:“出事儿了,裕明府的府衙叫百姓们围起来了!”

事儿都是层出不穷地来的,段之缙问道:“又是怎么了?”

“今年各府设了育婴堂,便有父母改溺为弃。有一对儿农户春天里生下来孩子养不得,就送到了育婴堂去,秋收后又来育婴堂求,说是家里有粮食了,想要把孩子接回去,到底是生身父母,知府便许了,谁知他们过了两个月又送回了育婴堂,说是养不起了。”

“结果现在又来要孩子,但是知府拒绝了他们,他们便来闹了对吧。”

“正如大人所说。他们说官府抢了他们的孩子,育婴堂就是买卖孩子的人牙子。您得知道,督察御史就在裕明府衙门的那条街上,就隔着两步远啊!知府也不敢抓人,生怕让督察御史参了。”

“车慧清到了没有?”

陈山道:“车大人是叫王章兄弟请的,巡抚衙门比咱们这里远,小的也不知。”

于是紧靠着年关,段之缙只能往裕明府赶去。

第101章 101锁儿取名

段之缙赶了几天路到裕明府,府衙还被百姓层层包围着,哭天嚎地,他刚要进去,从旁边闪出来一个穿着青色棉衣的中年人,鬼鬼祟祟扯住了他的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