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251)

作者:豆宝也是干粮 阅读记录

她瞧了瞧身后沉重的衙门大门,黑漆漆的牌匾高高挂着,回身劝马黎:“做了县令之后,我每日所见,就是燧明为数不多的林子里雍朝的兵丁来回穿梭,他们拿的火铳,比咱们的箭更快。所以我劝你现在服软,能捞到最多的好处。”

她迈上官轿,留马黎在身后纠结不已,和族中商量了几日,最终沉下心决定接受朝廷的安排。

正准备去找段之缙,却得知总督已经快马加鞭赶去了明江府。

马黎还有些恼,去找吴阿兰问:“这是怎么了?把我晾在这里玩?”

吴阿兰给他倒上茶,“说不得要换总督了。”

马黎大吃一惊:“这是怎么了?”

“明江府的府试,考生罢考了。”

明江府专设的试院前,考生们已经静坐了一天,知府说干了口水,考生们纹丝不动,第二天才等到段之缙赶来。

他翻身下马,气都喘不匀,把知府叫到后边问:“到底怎么回事儿?为什么罢考?”

知府却无一丝被责问慌乱,反而有些责怪段之缙的意思。

“大人,下官虽没那个意思,但事情的起因就是林忠平打了丁承嗣。本府的贫寒士子,多受丁家的接济。再者,自古以来都倡导尊师重道,本朝更是几次强调,您是在国子监读书的,平时请教老师都是跪着听,结果林忠平把丁承嗣打了,您还叫好……”

段之缙甚至有些瞠目结舌了,“就因为这个?”

“您刚上任知悉得不太清楚,丁家旁的毛病有是有,但最重圣贤之道,本地的孔庙、府学和多地的县学,丁家多有出资。”

郑楒琅跟着来了,和段之缙对视一眼,朝着知府冷冷一笑:“你难道没有跟他们说清,丁承嗣是如何遭打的吗?”

知府道:“说了,可他们只觉得咱们官官相护,丁家倒是成了苦主。”

“大人,这个事情一定要报到京里去,咱们是一定会被题参的,还是想想怎么脱罪吧。”

段之缙看一眼郑楒琅:“坏了,我出京没送一文钱的别敬,离京后一次孝敬也没给,丁家老大还在都察院,这不叫人参死了?”

郑楒琅安慰道:“别怕,我的差事也做完了,秦先生的案子也审完了,这事情送不了八百里加急,即刻回京,奏折虽快,但我们也晚不了多少。当务之急是安抚住他们,最好叫他们先考试。”

第97章 097皇帝的吩咐

郑楒琅和段之缙商量一番,先回了总督衙门和秦行说明事情经过。

四月多了,秦行仍在整理案件,闻言眉头紧皱,“闻所未闻,这里的士子都疯了吗?本来还有一部分供词没整理,算了,在路上弄吧。”

他心里不太把这当个麻烦事儿,也不认为陛下会因此恼了段之缙,便不如郑楒琅着急,还记得命人找上好的普洱茶饼带回去,这才启程上路。

他俩准备好回京,段之缙差人去河涌县叫林忠平带着丁家骗占土地的人证物证来,才去前边和士子们交流。

段之缙看着乌泱泱的人大声劝解:“你们苦读不易,何苦为了别人强出头?倒连累了自己!现在立刻回到考棚去完成考试,还有转圜的余地,也能和皇上交代。”

领头的士子端端正正坐在地上,震声道:“我辈若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又何来今日的举动?大人未免小瞧了咱们!汉有刘陶上疏陈事,遍陈三代之兴衰,又岂想过自己的功名利禄?今日我玉卿便做一回刘陶,生死已经置之度外了!”

段之缙心下纳罕,他是刘陶,自己就是东汉的阉党了?丁家这种巨富之家倒成了被迫害的清流!

平复下火气,段之缙好声好气地跟他们解释:“自古以来,罢考都是重罪,还会连累一省的考生。再者丁承嗣也不是无辜之人,他擅闯县衙咆哮公堂,众人皆知,林忠平并没有冤屈了他,挨了二十鞭子也算是轻罚。”

“没有冤屈?丁家素来敬重读圣贤书之人,置义学二十七载,明江府之内哪一个读书人不知道丁家的善名?岂能没有冤屈!”

“善名?置义学,接济穷苦的士子就把你们迷得昏头转向,就在你们当中声名大振了?就能叫你们公然违逆朝廷的律法,静坐罢考了?你们到底是为了朝廷和百姓读书,还是为他们丁家读书!”

这还考个屁的科举,回家吧!

段之缙看着刚才说话的玉卿,问道:“你是领头人?你知不知道鼓动考生罢考是重罪!”

玉卿回道:“大人,领头者正是玉卿!还是那一句话,玉卿既然敢做出来这样的事情,生死便已经置之度外了!”

段之缙怒问:“那其他人的命就不是命,其他人的前程就不是前程?崇德年间的罢考,哪一次不是人头滚滚?再者,你可知这次官司的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