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227)

作者:豆宝也是干粮 阅读记录

“至于岺州,田赋与人丁银占六成以上,只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粮食产量极小。盐税占两成,但本省人都不够吃,还要靠南诏盐来接济。矿课以及各项杂税合计起来三成多。每年完税之后,还要靠朝廷的调拨和富裕省份的协饷才能维持。”

段之缙又看向其他人,“宗怀宁所说,可有不对?”

众人纷纷称是,段之缙之前在内阁当差,各省的赋税都看过,自然知道没有不对的地方。

没成想能送上来这样的人物,倒是在段之缙意料之外了。

“你原先的东家是谁?为什么把你送上来?”

“学生原先在东川府知府大人手下,近月知府大人升任了京官,将学生托付给熊计舒大人。只因学生劝抚台大人不要送‘菜’逆了抚台的意思,又因为种种争执之处,这才被选送入总督衙门。”

沈白蘋开口,“你为何劝你们抚台不要送‘菜’?”

宗怀宁道:“总督新任,还没有摸清他的脾气,怎么能轻举妄动?小心为上,熊大人也不应该如此着急。”

段之缙大喜:“你是心思缜密的,熊计舒没福气可本督有福气,日后就是先生来主事,领着其他的钱粮师爷帮本督处理钱粮事务。还有一事,你可知熊计舒为何急着送‘菜’?”

宗怀宁摇头,“学生也是才到巡抚衙门不久,其中私密之事,学生并不知晓。”

段之缙了然,眼前这些人都不是权力核心里的幕僚,真正与主官亲近的幕僚是不会被送出来的。

而后又问了些具体的钱粮事务,虽再没有宗怀宁这样的人才,但也不是随便选上的师爷,各个都有真才实学。

问完钱粮又问刑名,以全守珍为首带领其他的刑名师爷处理刑名事务。

“与诸位明说,陛下任本督统辖两省,是为了改土归流一事,在土司之地设置府县流官,因而多数时间本督会在军营之中或是在外处理事务,难免分身乏术,钱粮刑名一类必须与夫人商议,不愿意的大可离开,本督绝不逼迫。”

全守珍道:“大人多虑了,此二省汉夷杂处民风剽悍,女人当家的也不少,百夷中世代传承女土司的更不在少数。”

“那就好,聘金方面我绝不亏待你们,大家都是每岁二百两,宗先生和全先生每岁五百两。中午一起吃饭,下午就开始理文书,宗先生和全先生都是辅佐过巡抚的人,一应事宜如何处理还要麻烦你们与夫人商议,本督得去军中看看。”

午饭用完,段之缙带人去自己统辖的督标三营巡查,中军副将卢肖明与他汇报军备的情况。

段之缙问:“你们平时是如何训练的?”

卢肖明道:“步骑结合,初一、十五会集中训练鸟铳和骑射,平时训练些刀枪剑戟,爬云梯等等。”

段之缙眉头微蹙,“这儿多山,你们训练骑兵,能跑开吗?骑兵的占比有多少?西北的良马应该到不了这里吧?”

“下官等都是按照朝廷的规定训练,五分之一是骑兵,马种是我们当地的马,呃……耐力不错。”

耐力不错,那就是说速度不行。

骑兵的优势就在于灵活机动,极速冲锋,平原作战最好。南岺一带地形崎岖,森林密布,纵然有河谷,面积也小得很,马跑两步就没了,又多雨潮湿导致道路泥泞,马匹还容易染上蹄病,得不偿失。

要跟朝廷汇报,降低骑兵的比例,把钱用在火枪上。

段之缙看着下边的士兵练习摔跤,又问道:“这些都是本地人?

他们的家眷都在此地吧?”

“都是这里的兵户,家眷都在。”

段之缙颔首,随手指了一个年轻的小兵上来问话。

小兵也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这里最大的将军也对他恭恭敬敬的,因而十分拘谨,把脏了的手往身上擦擦,就听大人问道:“你恨夷人吗?”

小兵莫名其妙,“俺恨夷人干什么?”

卢肖明轻踹了他一脚,提醒道:“回制台大人。”

小兵没弄明白,憋了半晌来一句:“俺不是这台那台的大人。”

“叫你在前边加一句‘回制台大人’!”

小兵恍然大悟:“回制台大人,俺恨夷人干什么?”

段之缙听他俩说了一场相声,哭笑不得,叫卢肖明先下去,又问道:“那你觉得夷人厉害,还是你们这些人厉害?”

小兵嗫嚅一会儿,“俺说实话?”

“当然说实话。”

“那还是夷人厉害,他们干起仗不要命。”

最能提高战斗力的应当是仇恨,而人的仇恨往往起源于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这些士兵和夷人并无什么利益冲突,但是夷人的利益却会因为朝廷的举动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