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抱,宋征舆的衣裳上就是两个黑手印,但宋征舆在王府也习惯了,手臂环住明灯的腿窝将他抱起来,回道:“段大人是我的妻兄,我来拜访。”
明灯该是很喜欢他,把自己的蟋蟀递给宋征舆看,罐子一掀,段之缙就眼睁睁地看着那蟋蟀跳到半空,跳进了自己的书房,宋征舆把孩子放下,催道:“公子,你看它跑了,快去抓啊!”明灯就气势汹汹地爬过门槛进书房逮虫子,段之缙被宋征舆拽出来说话。
“二哥,他俩怎么在这里?”
段之缙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兄弟两个都在我这儿?”
宋征舆哼笑:“我看着他俩长这么大,三公子在这儿,四公子一定在!三公子精力旺盛得很,王爷都熬不过他,你有的熬了……二哥,我教你个法子,你领着他读书,读书的时候可听话了,只要他学会了一点东西,你就狠命夸,越夸越听话。”
正说着呢,宋征舆余光一扫,明灯好像已经找到了虫子,鼓着腮帮子伸长手去抓,跟着他的奴才一个劲儿打气,眼看就要抓到,宋征舆赶紧跑路,等着明灯喊一声:“宋先生,我抓到了!”再一回头,哪里还有宋先生的影子?
不过没了宋先生,还有段大人,明灯兴致勃勃地把蟋蟀拿给段之缙看,“段大人,这是我抓的蟋蟀,明天把他给锁儿弟弟和奴奴玩!”
热情难却,段之缙掀开一个小缝装模做样地看了几眼,赞道:“好威风的蟋蟀,公子给它取个名字如何?”
明灯狠狠“嗯”了一声,拽着小罐看一眼,“叫大元帅!”说完就要拽着段之缙再出去抓一只,被段之缙抱住,“好公子,我带着你读书吧,读三字经如何?”
明灯回过身看着他,脑袋一歪,“我读过了。”
“那我们讲讲三字经的故事,这人之初……”
“父王也给我讲过了。”
“那弟子规如何?”
“这个是姐夫给我讲的。”他似乎知道自己小小年纪知道这些东西很了不起,胸膛高高挺起来。
段之缙苦笑蹲下,先带着他净了手又擦干净脸,又回头问跟着明灯的奴才,“你们主子接下来该学什么了?”
他的奴才一问三不知,只道:“大人,我们不是侍书的奴才,只是照顾公子起居的。”
好吧好吧,段之缙只能抱着他找点有趣的东西,从书架上拿下来一本《山海经》,这会儿叫明灯安静了下来,津津有味地听段之缙念,深更半夜才睡在了段之缙怀里,被抱回东院,这时分,家里人早就睡了。
第84章 084山陵崩
两个皇孙并没有在段家呆太长时间,端王的热伤风痊愈后进宫侍疾,长时间呆在宫内不回府,两个孩子也就送回王府,段之缙的生活跟着恢复了正常,意外之喜则是锁儿,和明灯玩了十天半个月,说话越来越顺溜。
秋风突起,挑了一个良辰吉日给锁儿种上牛痘,小孩子发了一天热,胳膊上留了一个小疤,母亲和姨娘虽说心疼,但比种人痘强上无数倍,都在暗自庆幸有此良法。
十月份左右,淮宁来了信,段之绪院试得中,已经进入了县学。
今年的冬天冷得吓人,雪下得格外早,内阁一边操心着百姓过冬的问题,一边商议西南土司之事。西南军的苏奋将军早已上京,同内阁共同商讨。
又因为冬天冷,皇帝的身子更加颓败,从入冬开始就不太利索,这天段之缙拢着衣服在火盆前写签子,同僚就带着满身寒气进来,凑在火盆旁边烤手。
两个人絮絮叨叨地说话,“今年的冬天不好过,现在十一月多点就冷成这样。大江南北,一个冬天多少人会被冻死。”
段之缙手上的正是辽河请求朝廷拨款过冬的题本,回道:“尤其是老人,天要是冷了,日子更难熬。”
同僚把身上的衣服也烤暖,“是,老人的冬天都不好熬,别说是贩夫走卒,就是乾清宫……都病多少场了?毓中堂看了太医院的脉案,华杏林说是熬过冬天就能好,可这冬天说熬就能熬过去吗?今年的圜丘祭天都不去了,叫端王去。但我听说端王害怕出事,来不及回程,不愿意去。”
皇帝每日都这么吊着,说不定哪天就吊不住了,端王不想出去也是常理之中,现在常伴君侧才是最保险的做法。
同僚还想说什么,门吱嘎一声打开,北风把堂屋内的暖气一股脑吹了出去,中书在外边道:“大人们,中堂大人们叫去呢。”
段之缙和同僚对视一眼,去了大堂。
大堂内挤满了内阁的官员,中堂、协理大学士、八位侍读学士和大小中书俱在,毓中堂这几天也有些风寒,捂着口鼻咳嗽一声,“二十天后冬至祭天,按理说学士们都应该去,但是这几天皇上身子不好,且冬天事情多,圜丘祭天的四天里,得有人留下来照看,有急事要赶紧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