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118)

作者:豆宝也是干粮 阅读记录

这是恢复吃食堂了?

段之缙目瞪口呆,郑崑瑛噗嗤一笑:“这就是国舅的长孙方叙墨,荫生,也在诚心堂,极为好吃,文才嘛……据说是十七岁入监,盖了七百多天的章熬上的诚心

堂。不过他人甚好,在后厨的饭经常分给贫苦的同窗。”

极为好吃倒是能理解,但是掌膳师傅已经从国子监里撤出了,难道还有讲师们为他做饭?

段之缙问郑崑瑛,郑崑瑛笑道:“别说他是国舅的长孙了,就算是皇子来也没有叫先生掌勺的道理。方叙墨不仅善吃,还擅长做饭,明儿你就能见着了。”

段之缙听着兴味盎然,来国子监里掌勺,这得是什么样的人啊?

很快他就知道是什么人了,段之缙抱着东西回到号房,里边已经有两个舍友在读书了,见他进来纷纷起身,段之缙放下书,三人相互作揖。

“在下施秉文,字章甫,家父为吏部尚书施大照。”

“在下徐明宣,字晦之,家父是一等公徐自闻。”

还不等段之缙介绍,他俩一笑:“我们知道你,几年前遇难的吏部郎中段大人之子,监丞大人已经和我们说过了。你在山东的功绩我们也知道,我辈楷模。”

段之缙口称不敢:“施兄和徐兄唤我允升即可,至于山东的事情弟不敢居功,都是当时知府调度有方。”

三个人正寒暄着,外边风风火火进来一个人,手里抱着两个坛子,瞧见屋子里来了生人也不见外,眼睛笑眯成一条缝:“段哥,你吃蜜饯不吃?”

正是刚才的方叙墨。

段之缙帮着他放下坛子,装作不知的样子问道:“不敢当一声哥,兄台唤我允升即可,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方叙墨,字文渊,我该比你小几岁,你唤我文渊弟即可。”

事情明了,这一屋子人全是荫生出身,想来该是特意安排的。

宿舍里四个人都齐了,没过一会儿差役就来查寝,因这个屋子多了一个人,监丞还特意来看。

之后大家都老老实实地点着灯读书,没再多说一句。

第47章 047她演爹爹,我演娘亲

许是昨天收拾东西太累了,即便换了睡觉的地方段之缙也睡得极香甜,第二天差点醒不过来,还是徐明宣、施秉文二兄把他拖了起来,又教他叠被收拾东西。

等着大家的铺盖收拾好了,方叙墨这才起身,睡眼惺忪地抱着被子盘坐,一动不动,直到另外三个人穿衣洗漱完毕,他才慢腾腾地从炕上爬下来,把自己的被子叠好。

此时段之缙和徐明宣、施秉文已经开始吃早饭了,冷糕饼配上凉白开,吃完了就得走。

方叙墨好歹把自己的衣服都穿戴整齐,脸也不抹一把,直接吃饭。

段之缙:“文渊弟不洗漱吗?”

施秉文咬一口凝脂一般的玉带糕轻轻嘲笑:“你莫管他,他素来就是起得这样晚,硬拉着他起来还要生气,只能先吃饭,中午再回来洗漱。”

方叙墨把口里的东西咽下去:“洗漱和吃饭二选一,我选吃饭。”

吃完了早饭,最后看一眼衣冠着装,四人一块去诚心堂上课。

在路上,段之缙问了日常安排。

方叙墨道:“初一、十五上午讲课,下午考试。初三、十八上午考试。初六、十三、二十三、二十□□天讲课一天,每天监堂的先生会为我们留功课,一般是撰时文一篇,有时会写诏、诰、表、判一类文书。”

也就是说,每月讲课只有六次,“那不上课的时候做什么?”

“不上课就在诚心堂中温书自学,反正一定要到堂学习。此外每日还要临摹唐宋字帖二百字,十日一交。”

他俩说着话呢,诚心堂就到了,前边的同窗排队签到,在考勤簿上盖红戳,若是没来就要盖黑戳。

大家盖完戳回到座位上,朗声诵读经文,不敢耽误片刻。其中没有郑崑瑛,想来是在隔壁的修道堂。

学堂内学生只有二十五人,有一个空座位是特意为段之缙留的,就在施秉文身旁,仍是四个人凑堆,不知是按照座位分的号房还是按照号房排的座位。

辰时一到,学正大人提着一本册子进门,先查验考勤簿,又扫视全班学生,最后眼睛定在段之缙身上,招他去西厢房讲话。

学正将手里的册子递给段之缙,“这本课程册是给你的,自行记录每日读书学习的情况,一日也不能少。每隔十日绳愆厅会有人查你们的功课,若是不好好读书可是要受罚的。”

段之缙接过册子收好,学正揉一揉眉心:“从三月开始的博士厅大讲,一共落下了三次,你要多用些功夫把功课补上。今日先生为你讲第一次大讲内容,之后每日都有助教或学录等为你讲课,直到你的功课补上。你先回去,把《孝经》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