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死的好,有什么可伤心的?许怀鹤这么想着,但没说出口,怜爱地牵着容钰的纤纤玉手:“殿下若是累了,就回公主府休息吧,这里的事我来处理便好。”
容钰刚想点头,又止住了,虽然她已经不怎么在乎自己的名声,反正嫁了人,又有许怀鹤撑腰,别人也不敢明着指责她,但毕竟是国丧,她就这么回了公主府,连表面功夫都不做,还是有些说不过去。
“我还是留下来吧,就住在坤宁宫里。”容钰想了想,“今夜是不是要守灵?我跟着你守几个钟头,就回坤宁宫休息。”
母后生前所住的坤宁宫她最是熟悉,毕竟在那里生活了十五年才离开,反正许怀鹤日后登基成了皇帝,她也会跟着许怀鹤回到皇宫里来,依旧住在坤宁宫里,不如早点搬过去。
许怀鹤颔首:“好。我让人送你回坤宁宫,要是缺了什么,尽管告诉大太监,让他挑最好的给你送去。”
容钰弯了弯唇,被许怀鹤扶着起身,一路牵着离开了大殿,直到坐上软轿,许怀鹤才松手,目送着她离开。
容钰一走,许怀鹤脸上温柔的浅笑就沉了下去,恢复了他本来的冷漠。
他身后的小太监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但一直是许怀鹤手下的小宫女却习以为常,镇定地低头站着,小声提醒道:“国师大人,镇国公他们已经到了,另外几位高人也已经来了。”
许怀鹤转身回到大殿等候,白衣翻飞,衣袍边角的白鹤也跟着展翅,却怎么也飞不出衣边的囚笼,恣意潇洒都变成了笑话,只剩野心勃勃。
在听到丧钟敲响的一瞬,镇国公的心里就重重一沉,立刻换了白衣,马不停蹄地赶往皇宫,路上遇见了右相杜科,两人都没什么心情交谈寒暄,一路到了大殿。
在见到许怀鹤的那一瞬,两人的心神都同时莫名稳住,立刻行了礼,又去先帝的棺材前跪拜上
香,这才退回到许怀鹤身后站着。
数十位得道高人已经入了大殿,他们身穿法衣道袍,围成一圈,盘腿坐下,对着中心的棺木高声诵经。借着诵经声的遮掩,右相杜科最先按捺不住,急急道:“殿下准备什么时候进行登基大典?”
镇国公的脸上本来还有一丝没有散去的伤感,毕竟君臣这么多年,他也实实在在付出过忠诚之心,可惜所托非人,这会儿听到杜科的话,他脸上的神情一肃,也跟着看过来,想知道许怀鹤怎么想。
许怀鹤淡淡道:“尽快吧。”
出乎意料的,许怀鹤这一次的回答竟然不是“再等等”,“不急”,杜科和镇国公都同时愣了一瞬。
听到许怀鹤接下来的话,两人又神色一惊:“先帝去的日子不大好,犯了地劫星,若葬礼拖延,恐怕引发五星错行,若葬礼太奢,恐怕地气不敛,必生旱涝疫病。”
许怀鹤这话的意思,就是先帝的葬礼不仅要尽快办妥,而且还必须从简,不然就会引发天灾人祸,引得大夏动荡。
杜科不由得有些担心,那些反对派恐怕会更加猖狂,抓住这一点对许怀鹤施以攻击,觉得他不敬先帝,居心叵测,但他转念一想,如今钦天监尽在许怀鹤的掌握之中,许怀鹤既然敢这么说,那必定是有依据的,其他人肯定抓不到错处。
那些胆敢反对许怀鹤决策的人,谁敢扛住这么大的责任,和天道作对,顶着未来发生天灾的可怕,非要让先帝风光大葬?
那些人恐怕个个都要装孙子,一声都不敢吭吧!杜科瞬间觉得畅快极了,要不是时机和地点不对,他真想鼓掌大笑三声,再顺势阴阳那些人几句,看他们气的吹胡子瞪眼,却拿他没有任何办法。
于是既荒谬又合理的一幕发生了——先帝尸骨未寒就要下葬,并且进行的几乎悄无声息,一切都用了最简朴的物件,陪葬物品只是他平日常用的,嫔妃们个个都平安,就连宫人都活着,无人为他殉葬。
杜科看的咋舌,都要忍不住在心里叹一句,好歹是一位帝王,天下之主,这身后事还不如一位三品官员,但如今谁会在乎,又有谁会记得?没见那些人早早就沉浸在恭迎新帝新后的喜悦中了吗?
钦天监已经示警,先帝冲了地劫星,需早日简单下葬,守孝期自然也被缩短,以日代月,仅守了二十七天便算完成;
又称许怀鹤和容钰命格奇特,两人密不可分,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后,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在同一天举行,喜上加喜,能使大夏国运绵延,繁荣昌盛。
这话一出,再无人敢置喙,礼部和钦天监忙的脚不沾地,都在为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做准备,要忙的事太多,个个都头晕眼花,又不得不再三谨慎小心,生怕出了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