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戈壁之爱(204)

作者:谢其零 阅读记录

周扬让计小玲歇着,他和两位妈妈来回跑了几趟,先把住下的物品搬过来,剩下的明后天慢慢搬。

因为全是零碎物品,他准备周末把东西装几个大纸箱,到时雇人一下搬过去,免得家里人辛苦。

等都收拾好了,也都四月了,周扬给两位妈妈说,小玲交给妈妈多照顾,他要忙着学生中考。

关于周扬继续留下支教三年,周母和计母来前已经知道,周扬分别给两家去了电话,他也担心没有事先说的话,等两位妈妈来了之后才知道,到时再一起一惊一乍的给妻子带来心理负担。

不知为何两家异口同声的都是说支持,反而周扬感到惊讶,老丈人家他不好直接问,他自家他就开玩笑的说还以为家里会不同意,他还准备做思想工作。

周母说就要趁年轻做点想做的事,将来老了才不会遗憾,还说周父始终有个遗憾,当初也是有个机会能够发展,一是考虑太多,二是家里阻拦所以没有去成。

周父说到老想想自己忙来忙去没一个值得骄傲的,能拿出来说的,所以支持儿子的想法。

计母有计父平时的灌输,有儿子计小强时不时的洗脑,也很接受女儿女婿的决定,还说放心做事,家里的事有她们帮着,绝对能把小玲和孩子照顾好。

计小玲觉得她怀个孕成家宝了。

第164章 164 婆媳

如今的日子,除了周扬每天忙忙碌碌,计小玲如今是啥也不用做,家务什么的两位妈妈全包了。

到了五月,进入夏季,早晚凉,中午热,但也不是很热,计小玲住的房间朝阳,午睡不用拉窗帘,太阳隔着窗子照进来,睡得暖洋洋,格外舒服。

每天上午的十一二点,和下午到五六点,计母都会陪着女儿出去走走,有时周母跟着一起,有时她找借口呆在家里,让她们母女俩说说话。

她们三个人一起出去的时候,遇到小区的人,一问是俩亲家,都说计小玲有福,两个妈妈过来照顾她。

这个小区可以算是库尔哈最早盖的楼房,楼层不高,最高也就五层,老人特别多,下楼出去走走,散步的,带孩子的,还有在健身器材那儿活动身体的,一听说话带各种方言的普通话,不用问都知道是疆一代。

有个七十多岁的老阿姨,腿脚利索的很,每次看到计小玲都热情的招呼,很喜欢和周母聊天。

周母有时还去她家串门,听听到小区啥八卦还回来学给计母她们听。

这一天正在楼下散步,计小玲听到有人叫她:“计出纳,你住这里?”

计小玲一看,是上次买内衣的那家老板娘,正骑着一辆电动车,看样子是准备出门。

“刚搬来住,这是我妈妈。”

“大姐你好,都住一个小区离的近了以后有空到我家玩。”

老板娘还是很热情,说了她家哪栋楼,然后说要赶去档口,急匆匆骑着电动车走了。

周母正好也出来,看到那老板娘骑车走了,走过来还伸脖看。

计母看她那样好奇问道:“扬扬妈,你认识?”

“就是我经常去的那家媳妇,她婆婆七十多了腿脚很利索的那家。”

计小玲知道最近婆婆经常回来学舌的那家。

婆婆身体好还能给儿子媳妇做饭,儿子整天在外面忙挣个辛苦钱,媳妇开个店,孙子上大学,按理说挺好。

可婆媳住在一起,哪有没有矛盾?

那婆婆给周母叨叨,说媳妇自己挣的钱都存着,一点也不拿出来,婆婆的工资都贴家用了。

反正说了一堆都是儿媳妇的不是,只有一个好,那就是给她孙子咋花钱都舍得。

周母回家学舌的时候还说:“媳妇挣的钱攒着还不是留着给她孙子,花也花在她孙子身上,又没给外人花,这还有啥时候想不通,我看那婆婆是有点厉害,就是现在爱说的强势的那种,估计儿媳也没少受她气。”

人通常看别人比较清楚,而自己有什么问题却意识不到,计母听到这话的时候心里吐槽:你就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

周母可从来不认为她强势,她还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利索的人,但这次来,啥事不拿主意,有几次想说话,都咽回去了。

因为来前周父千交代万交代,说你要去边疆,你就得把那嘴快的毛病改改,人是好人,又勤快,就是啥事爱拿个主意,你说真有那本事出主意也行,偏偏没那本事,想让别人听你的,我是你老公我都嫌烦,更何况别人了。

气的周母使劲给打了他一下,过来这里多少会注意。

有一回家里做了饭,媳妇没怎么吃,那晚儿子加班,回来带了一碗酸辣粉,小玲说没胃口想吃了就让周扬下班的时候打包一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