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戈壁之爱(173)

作者:谢其零 阅读记录

可没两天,就受不了了,四个当妈的心里有准备,把这次当重新再做一次月子,男人们哪受过这个罪,埋完沙不停出汗,晚上不能洗澡,门窗都不开,出门捂严实,四十度左右的天,出去也是热呀。

张父想起第一天他说生活惬意那护士笑而不答,现在知道了没法惬意,就天天盼着啥时走。

张燕嚷嚷着受不了,硬是被张母压着,计小玲是自己强忍着,特别是看到隔壁那个生了两个孩子受了风寒的难受样,心里更警惕了。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当个好母亲也得身体好才行,隔壁的大姐哪有心思照顾孩子,她说她每天都在受煎熬,真想一死了之。

周扬董江计小强没什么反应,热也能忍受,特别是计小强,他就在最南边上大学,说还能坚持。不是爸妈在,他都要穿沙滩裤去打沙滩排球去了。

不埋沙的时候,他们就带着大太阳伞,找个空地一插,扑上被单,坐着晒太阳,或者躺着。遇到住一起的说说话,问问埋沙感受。

不仅外省的来,也有很多边疆的来这,有对少数民族老夫妻,一脸的皱纹,看着像百岁老人,一问才八十多岁,陪他们来的是一个中年妇女,是他们的孙女,看来五世同堂都有了吧。

这对老人不会汉话,孙女叫古丽,都是她在一边翻译。老人看有人望向他们就微笑,说一句民族话,古丽解释是说你好。

老人会唱歌曲,婉转悠扬,老婆婆也会,他们一来,周围人很安静,都听夫妻俩唱古老的木卡姆。

古丽解释说爷爷奶奶唱的是代代流传下来的木卡姆,有时她也跟着唱几句。

“真好听。”张燕鼓掌。

古丽不好意思的一笑,“我唱不好,我女儿唱的很好,她学的声乐,就是专门唱歌的学校。”

“古丽阿姨,你家是做什么的?”

“我家就是种葡萄的,离这一百多公里,我爷爷奶奶年年来埋沙子,他们年轻时受过罪,身体风湿严重,所以就每年来,我们轮着陪爷爷奶奶来,如今条件好了,多孝敬老人,就希望爷爷奶奶长命百岁。”

老婆婆看过来,古丽就给她用她们的语言说了几句,老婆婆说了一句,古丽又解释说:“我奶奶说感谢政府。”

听到这个计小玲想起珈伊娜阿姨,也最爱说感谢政府。

“我爷爷奶奶小时候是给巴依老爷干活,吃不饱穿不暖还挨打,冬天住的是破毡房,所以那时候落了病,生了九个孩子只活了五个,想都想不到后来政策越来越好,还每年有医生下乡给我们看病。”

张燕问道:“阿姨,你上过学没有?”

古丽说:“我就上过小学,那会还没现在条件好,我兄弟姐妹八个,但我的孩子都上学,女儿在市,儿子在首都民族学校,小的还在初中,都是我和他爸种葡萄供出来的,国家对我们还有照顾,我对孩子们说,你们全是生在了好年代,可要好好学习,不好好学习,就去山上放羊。”

古丽拿出手机,打开相册,让张燕她们看儿女照片,她自己一脸的骄傲。

第139章 139 恐婚

古丽说道:“我孩子读书都很好,我儿子说,等他毕业,让我去首都,带我好好玩玩,我奶奶说她要保重身体,到时也去,坐火车去。”

张父伸大拇指称赞说:“好!”

悠扬的歌声又响起了,张燕随着小声哼哼。

就这么的在沙山过了十天,因为护士千交待万交待不能见风,张父就找了之前包的车,送他们回去。

不开空调不开窗,在车里像蒸笼,每个人大汗淋淋,司机跟着受罪,不过司机说了,他习惯了,经常会有做完沙疗的包他的车回去,有的坐大巴吹了空调,反而更难受,第二年来埋完沙找人拼车回去,有的就是在火州住半个月再回。

一听司机这么说,谁也不敢掉以轻心,还是继续捂着吧。

到了市,周扬一家谢绝董江的挽留,继续赶路回家,没到天黑到了家。

走前窗户都是关死的,周母先把两个卧室窗户打开,好通下气,关上门,全体人在客厅里呆着。

计母去厨房烧水泡茶,计父赶紧说:“让小强去,你就别碰凉水了,到时手指关节疼。”

都摘了帽子,互相看看,大笑起来,大热天这么的穿着装扮笑死个人。

周母把脖子里的纱巾取下来,又戴上,“不行,取下来就感觉往里面钻风似的,宁可捂着,对了,我怎么傻了,先开什么窗户透气?赶紧换了这身出了汗的衣服呀,真是晕了头。”

急忙进卧室关窗,找衣服。

计母也关了她们住的卧室窗户,让女儿女婿先进去换,计小玲推母亲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