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得意说:“那当然,所以我宁愿回来嫁我们小李。”
就这样,周扬和计小玲去看了房子,很久以前的装修,住人没问题。
周扬夫妻见了李念军父母,一起吃了饭,周扬说付租金,李父阻止说:“周老师,不用,那房子就没打算出租,算借你,让你爸妈来了住久一点,好好在边疆玩玩,我父母过几年也会来边疆住一阵子,喜欢这里夏天的气候。”
李父是山东人,学的建筑,八十年代中期,自愿来疆工作,分到设计院,李母在银行工作,大学时俩是恋人,李母跟着李父一起来疆,结婚也是在边疆结的,当初李母家是坚决反对,但阻止不了女儿。
好在之后夫妻恩爱,儿子李念军也学的建筑专业,如今在工地上实习。
“这怎么好意思,不然这样,暖气费我们交了,李工也就不要推脱,不然我父母来了也得说我。”
“那行,等你父母来了,一起吃个饭,我请客。”
周扬客气道:“谁请都一样,到时去家里吃饭,尝尝江南菜。”
房子的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周扬给家里打了电话,说准备准备,不用等他放假,有地方住,多在边疆呆呆。
周母很高兴,她想早点去,去了好给儿子媳妇做饭,和周父说多带点特产,也好送给一些帮助照顾儿子的好心人。
“要问下亲家,当初说好了一起去,不知小玲爸妈的时间,万一人家脱不开身哪?”
“我打电话,我要是小玲她妈,巴不得哪,我们去了,扬扬和小玲可就是下班就能吃上热乎饭。”
周母第二天给计家打了电话,计母也接到了女儿女婿的电话,就是那时说好的七月中旬,这时家里有些事走不开,但听说亲家这会就去,计母一万个愿意,女儿七月份才能辞职,亲家去了肯定把女儿女婿饭菜家务啥的准备好,得了便宜的是自家女儿。
周扬要给爸妈订机票,周母死活不愿意,说现在火车也快的很,两天就到了,周父说坐火车看看一路风景,没去过那么远,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知道父母是不愿多花钱,周扬也想了火车坐卧铺也不累,确实可以看看一路上的风景,他每次来都是坐飞机,还想着哪次回去一定要坐火车哪,沿途看看戈壁滩,最好是走一路停下来,去看敦煌,去看青海湖,去看嘉峪关,坐飞机可就啥也看不到。
订了周末能到的火车票,周扬和计小玲买了两床网套,边疆的棉花可是全国第一,到时父母走时托运回家也用得着。
卖网套那直接可以做成被子,也有被套枕头卖,其他的等人来了再买也不迟。
周扬没给董江说,之前董江说过,开始告诉他,他开车去接,送到库尔哈,不用周扬跑来跑去。
可周扬知道董江最近也很忙,有个学术会参加,还有张燕公司的事,他都用业务时间帮忙。
所以他自己去市接的爸妈。
看着爸妈每人肩膀上搭了两个大的编织袋,手里还提着两个小的编织袋,周扬跑上前,先把周母肩上的取下来。
“爸妈,怎么带这么多?我不是说了都发物流吗?这么老远,背身上多累。”
周母放下手里的编织袋,帮着儿子把那两个大的扛肩上。
“不累,上车我们找人送上去的,花了二十元,下了火车,就是这没那种送货的,还好,有两个小伙子帮忙一直提到出口。”周扬把袋子扛好,让父亲把肩上的袋子给他拎着。
“你拎小的,大的太重。”
周母接过老伴手里的拎着,跟着周扬往外面走。
还好,没走多远就是计程车候车的地方,上了车,直奔去库尔哈的大巴车站。
第112章 112 午休
到了地方,计小玲在楼下等着,周母一下车就拉着她的手说:“小玲辛苦了。”
“妈一路上可好?累了吧?”
“不累,坐卧铺哪能累着。”
周扬父子把东西从计程车后备箱拿出来,周母拎着个小编织袋,计小玲抢过,“妈,我来拎,咱先上去,其他的让周扬拿上去。”
周母非得要拎一个,俩人各拎一个上楼,周扬让父亲楼下看着东西,他一个个炕上楼,最后一趟周父和他一起拎着上来。
进了屋,计小玲倒了茶,递给公婆,周父打量下房间,说:“不错,比我想象的好,刚进城我看了,街道干净,马路也宽。”
周扬说:“都给爸视频过了,还能想的多差?”
“我不是想你是把最好的地方视频给我看好让我放心嘛,以前村里有来边疆干活的,回去说破的很,买个肉都找不到地方,出去吃饭大米都没有,都是面。”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现在走出去,就和内地一样,啥都能买上,除了人没有内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