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上头是因为谢琢根本没看见她。
他买了跟苏玉一样的辅导书,随后就走出了书店。
谢琢真的没带伞。
他在门口站了会儿,刚才跟他说话的那个男生已经离开了,这儿估计也见不到什么熟人。
学校和书店隔了一条马路。
雨比刚才更大了些,他拿手机看了眼时间。
快来不及了。
他怕再感冒,把冲锋衣的拉链拉了下来。
用外套挡一挡吧,这么想着,身后有道温浅的声音喊住他。
“谢琢。”
苏玉推门出来,手里捧着书,她举起手里的折叠伞,在冷风里温柔地出声:“可以一起。”
伞被打开。
女孩子纤细葱白的指端握着伞柄,正稍稍用力,骨节处的皮肤因为冻伤和用力,红得更为鲜明。
谢琢看了眼雨,他没扭捏,利落地说了声谢谢,然后抬手接过:“我来撑吧。”
苏玉在他伞下。
谢琢没急着走,他一手举着伞,另一只手虚虚地碰在她的肩头,将苏玉带到了他身体的右侧。
她一时没反应过来,为什么要保证这个站位?
等下到外面的车道,苏玉才发现,拥堵的早高峰,时不时有车停下送孩子,“嘭”的一下,毫无征兆的开门,潜在的危险不言而喻。
谢琢让她走靠路牙的一边,会更安全。
配合她的速度,他走得并不快。
苏玉在伞下耳热,她能感觉到伞沿是往她这里偏的。
像一个罩子将两个人拢在里面,苏玉几乎听到他的呼吸。
她被他身上一股冬日旷野的冷气覆盖,陷在一种冷而温和的清香里。
是让她沉迷的。
两个人很安静,都没说话。
下雨其实挺让人心烦的,谢琢估计也懒得开口寒暄,苏玉揣测着。
终于到教学楼,他收伞的时候,才跟她讲了第一句话:“你平时有什么不会的题也可以问我。”
很突然。
但也不是全无征兆。
苏玉在这句话里,想到他和宋子悬一些隐隐约约的较量。
她原以为这是机锋的敞露,就像那天他大半夜找她讲题目。
谢琢在她茫然的眼神里,把收好的折叠伞交到她手心。
他的声音和身体一同压了压,温淡凛冽的视线扫过她的眉眼,谢琢说的是:“他竞赛没考好,第二次了。”
“……”
她陡然有受到一丝钝钝的冲击。
原来他只是在考虑宋子悬的心情。
为她狭隘地把这邀请理解为一种“醋意”,苏玉感到微微脸红。
既生瑜何生亮,未必是一道无解命题。
而机锋和善意,无论哪一种都和她无关。
他只是希望失意的宋子悬可以内心安宁。
苏玉垂眸,反复地捏着肿胀通红的指关节,飞快点头说:“我才知道,真不好意思,我最近不去烦他了。”
谢琢简单清了清衣袖上的水,往前走了两步,他忽然想到什么,又停下。
他拉开书包取了个东西。
紧接着谢琢侧过身,回头看着慢慢跟上来的苏玉。
罐装的咖啡在他的手心,谢琢伸出手,朝着苏玉的方向:“这个,接着。”
她不明所以,但迅速摊开掌心。
一条丝滑的抛物线勾在空中,随后稳稳地落定。
不解的眼神慢慢氤氲出温暖的水光,加热过的易拉罐碰到女孩子通红的手,苏玉整个人都暖了。
雪中送炭的恩情,不外乎具备的是这样一番魔力。
他说:“捂一下手。”
第11章
谢琢给的咖啡已经没那么热了,但对苏玉来说恰到好处。
她把罐子握在手里,上早读,让那暖热的部分贴着旧疾难愈的创口,苏玉看着上面复杂的外文字符,视线慢慢地变虚,嘈杂的背景音也被钝化。
因为谢琢的好意提醒,她今天没去找宋子悬问问题了。
回想起来,虽然频率不高,但苏玉的确养成了一有难题就去找他解决的习惯,有大神兜底的安全感,帮助她在学习上培养了不少信心。
那天课间,林飞有事情匆匆赶过来,一下子让哄闹的教室雅雀无声,他探了半边身子进门:“班长去行政楼领个东西。”
没人应。
“宋子悬呢?”
苏玉回头看了眼,宋子悬趴着休息呢,耳机挂在脖子上。
这几天,她没有觉察到他过于沮丧的一面,只觉得他很疲倦。
“我去吧老师。”苏玉站起来,因为教室太安静,不少人投来视线。
被人盯着,她又难为情了些,轻问:“可以吗?”
“可以可以可以,拿几份材料而已。”
林飞招苏玉到跟前,拍拍她的肩,给她指引:“你跟13班班长去,她告诉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