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红霞。
朱淇站在球桌旁边,等着裁判开始掷硬币,另一侧站着女队队长,这让朱淇开始亢奋。
她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快,就能对上常红霞。
这位在女乒历史上留下过诸多辉煌战绩的前辈。
记者们连男单决赛都不看了,一窝蜂全堆在女子组场地,把围栏后面围堵的是里三层外三层,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有人在摄像机面前慷慨激昂:【这是新鲜血液冲击顶尖选手的瞩目之战!】
有人在旁边疯狂录像记录画面:【究竟是老将依旧宝刀未老?还是小将开始抢班夺权?】
有人举着话筒到处游走:【备受关注的15岁金王座和世冠杯三连冠的首次对战!】
常红霞19岁那年开始,连续拿了三届世冠杯的女单冠军。本来想着25岁那年再拿个四连冠的,结果17岁的猫猫扛着“大刀”横扫一片。
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说猫猫是最年轻的金王座,结果再下一届出现了一个更年轻的女孩。
就是朱淇。
所有人都认为,乒乓球历史上不会再有更年轻的“新王”了。
15岁,可能就是三大赛冠军的极限。
没人再能在15岁及其以下年纪做到这一点。
朱淇和常红霞握手,各自站在球桌一侧,开始赛前拉球热身。
正手、反手、近台、中台……
小球飞来飞去。
像是进入了命运的齿轮。
一点点滚动,一点点加速,一点点……残影飞动。
……猫猫在女单半决赛里输给了常红霞,所以自己今天没有比赛要打了,只剩下明天最后一场女双。
虽然有人说常红霞身上一堆旧伤,体力可能支撑不住三大赛这么高强度的比赛,但当打之年的她对乒乓球的冲击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猫猫姐,我紧张啊……”阿水从一坐下就开始焦虑。
猫猫好笑地看了她一眼,给她捏了捏肩膀:“又不是你打,你紧张什么啊?”
“不知道,我就是觉得一个是咱们队长、一个是暴暴……我不想看到任何一个人输,但是……”
“但是竞技就是这样。”猫猫说。
选边结束。
由朱淇开始发球。
常红霞俯身,紧盯着朱淇打过来的发球。
白色圆球犹如脱膛的子^弹,夹带着残影般让人瞠目的速度,飞驰而过。
常红霞迅速做出反应,一记直板正手硬刚,打回了朱淇的经典发球。
她没有用大熊打朱淇地拧拉,而是拿出了直板的优势,正手当反手打。
作为即将退役的老将,她也没有时间再去改横板。
因为从小到大一直用的都是传统直板,也没有宋临州最近新练的“直板横打”有花样。
对她来说,最舒服的就是纯直板打法。
而就是这一个球,让朱淇感受到了来自传统直板打法的冲击力。
朱淇拉了一手、常红霞跟着对冲、朱淇紧跟着继续挑打、常红霞上前一步快撕……
咚!哒!咚!哒!
第一个球就擦出了火药味,二人都毫无保留地进行了长达六板地对拉。
最后球掉在了朱淇的脚边。
常红霞拿下一分。
【第一局小比分,朱淇0:1常红霞】
“卧槽!”阿水差点从看台上掉下去。“队长的挑打好快啊!我一直觉得暴暴的发球就足够快了,没想到队长也不差啊!”
猫猫点点头:“是的,很多人都喜欢用拧拉来破除快冲球的旋转和高速度,但是咱们队长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可以用正手快带正面硬刚极速奔走俯冲球的。”
打比赛的选手在刚开始启蒙的时候会着重训练发球。
因为在自己的发球回合,是最容易得分的时候。
同理,第二重要的就是去练习如何接发球。
现在朱淇的发球回合里,是常红霞得分。
所有人都替朱淇感到压力。
高手过招。
果然看着刺激!
朱淇看着手里的白球,不知为何,她感觉到球在自己的掌心里有了心跳。
女孩手指弯曲,握紧白球,搓掉上面的薄灰,然后高高抛起……
白球在球网上来回穿梭。
四周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固态化了,被高速运转的球体凝聚成一团团肉眼看不清的气流。
板子击打球体的声音,仿佛能穿透每一个观战人的心里。
每一下都用尽所有力气,当成最后一板去接!
谁也不相让、谁也不退让!
【第一局小比分,朱淇2:4常红霞】
比分飞速变化。
常红霞不愧是战斗经验的老前辈,她能够立刻化被动为主动,以攻打攻。
虽然球改大了之后对直板的旋转产生了极大影响,但是常红霞的摆速极快!周旋能力也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