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宇南有些兴奋,但极致的兴奋让他在一开始出现了几个小失误。
尽管后面很快又找回了状态,但还是被朱淇抓住机会连连得分迅速拿下第一局。
【大比分,朱淇/宋临州1:0黄嘉嘉/森宇南】
朱淇就像是一个小豹子,轻易不会放过任何咬死对手的机会。
在这一点上,和朱淇交手过的人都知道。
但第二局再开始,港队开始渐入佳境,循环往复地把球拉到中线位置。
不管朱淇和宋临州打过去什么球,都能被黄嘉嘉和森宇南拉到中线位置。
这样的球对于单打来说或许更好防御,但是双打就不行了,毕竟场地有限。
两个人来回跑动的时候,哪怕是左右手搭配也会出现一秒钟的身形交错,打中线就很容易攻击到这一点。
昨天朝鲜队连连丢分也是这个原因。
打到第12个球的时候,港队领先了四分。
双方球员进行简单的擦汗,宋临州忽然碰了碰朱淇的肩膀,示意朱淇往森宇南的球板上看。
其实刚才朱淇就发现了,森宇南的球板贴了护边。
而大荧幕里也刚好对角在了森宇南的球板上,央视解说的主持人就很好奇,询问何千路:【我们能看到港队的这个球板啊,把球板的边角也贴了海绵,这样做有什么用意吗?】
何千路解释道:【正常情况下来说,我们的球板只会贴正反两面胶皮。但是有一些人会根据自己的习惯,把胶皮稍微留多一点出来然后在旁边贴上护边。这样的话其实就相当于给胶皮又增加了1到2毫米的范围,可以增加击球面积。】
【所以这样的球板会比较适合主要以旋转和削球打法的球员吗?】
【是的,击球面积增加就意味着可以给球增加更多的摩擦。从刚才这一局来看,港队很擅长以主动变被动。中华队的两个球员没有办法拓展自己的进攻性。】
其实当初在国家队的时候,森宇南的球板还没有开始贴护边,估计是回港队之后才开始改的吧。
之前森宇南在拉球的时候更擅长用手腕去撞击,所以就想要通过加护边的方式来弥补摩擦力小的弱点。
简单的擦汗时间结束。
比赛在开始的时候,双方球员每一个球处理得都非常细致。
所有人看到白球在球网上来回穿梭的时候,有几个还不小心因为旋转力过急撞到了网格顶端后,歪歪扭扭地轮到对面桌子上,然后被接球人一个海底捞月救起来。
双方都出现了两个擦网球,也都出现了极限救球。
黄嘉嘉看起来也非常有压力,每一个球都用尽全力去削攻,严格按照港队教练给予的计划执行。
两局过后,两边队伍各拿一分。
【大比分,朱淇/宋临州2:1黄嘉嘉/森宇南】
场外的掌声不断,一下接着一下,颇有节奏。
朱淇没有时间去管场外都说了什么,现在不管什么声音听到耳朵里,都是咕噜噜的混乱声。
森宇南的进攻很强,几乎每一次都压低身板去用身体带动球,同时也感觉到了朱淇这段时间以来的进步和发展。在朱淇的手里,几乎看不到任何一点失误,这一点对于对手来说,心理压力太大了。
人,怎么可能都不犯错呢?
但朱淇可以。
“二哥。”黄嘉嘉突然小声叫了他一声。
森宇南等着发球的时候,侧首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后的队友。
黄嘉嘉给他比了一个手势。
森宇南皱了皱眉,但还是点了头。
第164章 利雅得世运会-混双象征着一个时代的……
其实前三局整体看下来,国乒队的人都觉得是麒麟组合占上风。
毕竟是搭配了这么多年的老王牌,虽然中间有两年多没有搭混双,但个人水平摆在那里,整场比赛打下来基本上也没有出现任何失误。
但是从第四局开始,只要一到港队的发球回合,大家就看到中华队开始频频丢分。
“怎么会这样?”佐佐坐在人群里面,伸着脖子往前面看的时候,看着分数被港队拉远之后有些着急。“是不是因为港队老把球拉到中线,暴暴姐他们不好接啊?”
阿水看了一会儿,大概能看懂港队的这个新战略。
发球过去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打向对面的桌角,这样的话不管是朱淇还是宋临州接球,就必须迅速抛开给另一个人接球的时间,这个时候再把球打向第一个接球人的位置。
这种追身球战术起源于当初东京世运会时的韩国队。
后来国家队的人也练习过一段时间,如果练好了确实很容易得分,但是失误率也有点高,所以如果不是特别有把握的话基本上麒麟组合也不会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