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九零年代体坛新星[乒乓](667)+番外

作者:掌中城 阅读记录

朱淇真心觉得他们应该致电给圆明园,告诉他们,别找了,猪首在我脖子上挂着呢。

她也无比庆幸自己当初选择的是体育赛事,因为成绩是实实在在能被看到的。

不管别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结果就摆在所有人的面前。

这些美国人想要在朱淇的身上找点什么错漏,但是又碍于她那十分耀眼的成就,无处下嘴。想来想去,又想要从个人的私德上面着手,但是国家队是出了名的管教严格,别说是花边新闻了就是抽烟喝酒烫头都没有。

那些想要把她从领奖台上挑下去的人,也只能干瞪着眼看着她即将再一次出现在领奖台上。

和港队的混双比赛是世界级里的第二次,从刚开始交手,朱淇就感觉到了对面两个人这段时间的成长。

上一次还是四年前。

中间黄嘉嘉和森宇南其实也没怎么搭配过混双,森宇南也一直在专注自己的男单,中间也拿过几次亚洲级的银牌。

朱淇记忆中好像有一次拿了亚锦赛的男单金牌。

比赛开始之后,朱淇就感觉到了对面两个人这段时间的进步和发展,要比当时在国家队的时候更进一层。

昨天在现场看他们两个人和朝鲜队比赛的时候,只觉得出手比之前更加果断。

但有的时候只有站在球桌对面,才能感觉到打过来的球更加细腻。

白色的小球在桌对面来回穿梭,所有人看着四个人影围着球桌来回奔跑,一方面觉得球速太快要跟不上他们的节奏,一方面又觉得球桌上面是罕见的四个中国人对拼。

正常情况下来说,每个国家只允许派两个球员参加双打赛事,所以和单打赛事不同的是,双打更能够体现各种不同的竞技方面。

其实在这场比赛开始之前就有很多外国教练向国际乒联抗议,认为珠港既然现在已经回归了,就应该按照一个中国的方式来判断参赛人员。

但这件事要考虑的因素就太多了,其中还有一个非常危险的要素,就是现在只回归了一半的云湾省。

和目前已经确定了回归的港队不一样的是,虽然云湾队也是以中国籍出现但实际上云湾队也非常不认可这一点,乃至于20多年之后还想着能够以一个独立的国家被世界看待。

当初云湾队甚至还想要玩一个文字游戏,就是以中华民族云湾队的名义参加世界比赛,这样的话既不承认自己是和大陆同一国家又能说得过去,因为他们也确实属于中华民族的后代。但是中国体育局据理力争以及各方面人员从中斡旋,在这一点上坚决不肯退让。

要么你就承认自己是中国籍,要么你就彻底退出所有世界比赛。

别的国家但凡有一个敢接收你来参加比赛的,视同宣战。

最后,外岛的妥协了。

回港队之后,森宇南也细细消化了一下在国家队的每一天,然后翻看着自己在国家队写的笔记本。

结果在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森宇南发现朱淇在自己每一页的笔记上都做了批注。

字迹有些生疏,大概率是因为长时间没有握笔的缘故,写起来还一笔一画地犹如在田字格纸里写得一样,有一种稚气的认真。

每一句批注都把森宇南笔记上记录的有问题的地方提出来,比如森宇南觉得削球主要是胶皮给球进行摩擦来削弱高旋转,但朱淇觉得摩擦是一方面,削球如果想要打得好另一方面是再给球增加弱旋转来迷惑对手,然后讲究上台率……

森宇南一页页翻看的时候,越看越觉得这是一个热爱乒乓球的人。

很多人选择乒乓球是因为从小开始练,再加上可能小的时候打得还不错,进了市队、省队,再然后进了国家队。

要说喜欢,可能也没那么喜欢,或许只是觉得这是一份工作。

还有一些人哪怕之前喜欢打乒乓球,但打得时间久了也会觉得枯燥无聊乏味,当热爱变成工作之后就没那么喜欢了。

多外媒在昨天朱淇的采访结束后会把她评价为是“目中无人的天才少女”、“脾气古怪的大满贯”。

但森宇南在国家队的那段时间,森宇南每次看到的都是朱淇很有耐心地一遍遍教导小球员捕捉自己球上的细节,然后不厌其烦地去纠正小球员的问题所在。

有的时候言语会比较严厉,但小球员们都习惯了朱淇这种指导方式。

森宇南能从朱淇的文字里感觉到,这是一个真正热爱小白球的人。

现在看到朱淇再一次站在自己的对面,森宇南耳朵里都是乒乒乓乓的击球声。

这是他距离世界领奖台最高位置最近的一次,要从自己的偶像手里夺走这块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