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机之前,看着国家队里出现的几位在装电脑的工人师傅。
朱淇真切感受到了这个国家有了一种即将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情绪。
从莫斯科回来之后,BB机和大哥大已经被时代淘汰,就连自己的手机也换成了翻盖的彩屏。
不知道这次从利雅得再回来,国内会不会有更大的变化。
上了飞机之后,朱淇坐在靠窗的位置,旁边坐着小铃铛。
阿水和常红霞坐在后面,猫猫因为要跟教练们讨论入住问题,也被安排在了教练堆里。
看到朱淇一直瞧着窗外不说话,小铃铛也很安静地一直坐在旁边。
这是多少次外出打比赛了?
朱淇自己都没有印象,有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不知不觉在国家队十年了。
东奔西战了这么久,随着很多小球员的加入,身边很多队友也一批接着一批地离开。
当初小铃铛刚进国家队的时候,很多球迷们都说小铃铛就是翻版的“小朱淇”。
不管是打法风格还是对待球的态度,以及自己在追逐竞技比赛当中的认真,都和朱淇很相似。
但是真正认识她们的人都知道。
她们之间还是有些区别。
小铃铛在队里不怎么爱说话,基本上属于别人主动跟她聊,她才会回应几句。
但教练们给她安排的事情,基本上也都能事无巨细地完成。
有的时候朱淇看着小铃铛,总觉得能看到前世在俱乐部里当社畜的自己。
这种感觉朱淇深有体会。
因为没有实力、没有任何头衔,也没有话语权。
在俱乐部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给队里面的球员们“擦屁股”。
谁忘带球包了、谁落下进场证了、谁又跟谁闹矛盾了、谁因为闹情绪和主办方吵架了……教练们不想管的事情,就都丢给朱淇去管。
虽说朱淇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也熬到了教练层,但是因为没什么后台和人脉,几乎和教练助理时期要做的事情没有区别,反而还多了一个要陪同运动员训练这个任务。
再然后没多久,她就出了车祸……
朱淇能感觉到小铃铛也是对自己有要求的球员,可是因为年纪小,进入国家队的时候前面又顶着“三座大山”,自己很多时候只能充当陪练的作用。
今年小铃铛也19岁了。
朱淇19岁的时候……
已经拿过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米里亚姆”杯。
有的时候上面的球员太优秀,就很容易把下面的球员压得喘不过气来,其实这两年进来的这些小球员有几个天赋资质都很不错,手感也很一流。
但是一看到前面的绝对主力还这么能打,一点儿机会都不给,就自己放弃申请回省队了。
朱淇看着这些球员,也觉得很可惜,但没办法,体育竞技的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去抢来的。
“下一届世运会,你就23岁了吧?”朱淇忽然开口。
小铃铛在旁边坐着也在想事情,被师姐这么一问,本来有些晕乎乎的脑袋清晰了很多:“是,洛杉矶的时候我23了。”
“你现在缺一个单项的金牌。”朱淇又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但跟朱淇陪练了这么久,小铃铛立刻秒懂了朱淇的意思。
朱淇是想告诉她,如果小铃铛想要参加世运会,至少要拿一个世界级或者亚洲级的单项冠军,才有资格获得进入世运会的门牌号。
小铃铛心里热热的,也同样充满期待,但还是谦虚了一下:“我会努力的,我现在比赛经验不够丰富。和你还有队长相比,我觉得我还需要历练……”
“比赛经验可以多参加,但是心态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敢打敢拼,不管站在你对面的是谁,我也好、队长也好、还是朝鲜的昔灵恩也好都要有敢于去争的心态。”
朱淇的语气很平静,但是就像一缕带着薄荷凉意的风,吹入小铃铛的心中。
小铃铛抿抿唇,心中涌现出一个叹息。
这……太难了。
一直以来,在小铃铛的心里,朱淇就像是横在城墙上面的一个守护神,无论如何也别想从她的手里钻过。
朱淇的职业生涯在圈内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
几乎所有前缀带有“最”字的评价,都会出现在朱淇的身上。
舱内又安静了下来,朱淇忽然就看到了坐在前面一直和佛爷沟通的猫猫,他们不知道在说什么,猫猫一直在喋喋不休地翻着手里各种卡包,大概是在安排落地之后的住宿问题。
佛爷这两年也老了很多,当年第一次出现在朱淇家里的时候,头发一大片都很黑,现在脑袋后面几乎全白了。
一上年纪,人就容易变得疲态。
之前还能在队里到处吆五喝六,现在感觉多走两步都有种腿脚不便、马上就要拄拐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