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临州没有练过弧
圈球,因为当时觉得直板拉弧圈球还是太困难了,很难塑造。
但是他接弧圈球,非常得心应手。
当年朱淇开始练弧圈球的时候,宋临州也只是主力层的边缘人物,完成自己的训练量后还会跑到女队这里给朱淇陪练。
作为弧圈球的最强代表人物,朱淇的球从最开始的不熟练,到后面的上台率极高。
宋临州都陪同着一起经历过。
直板想要打弧圈球,要给弧圈球加很多削球的手感在里面。
这就意味着宋临州每次拉球的时候都会身体后仰、手臂大开、向后蓄力再挥出。
整套动作大开大合,但也意味着会丢掉一部分速度。
看着宋临州每一次挥动球板的直板,朱淇想起了自己刚认识宋临州的时候。
那个时候宋临州处于男队主力层边缘,朱淇也在前往澳宫比赛的路上。
两个人都前途未知。
宋临州没想到坐在自己旁边的小女孩未来会成为乒乓球史上最年轻的大满贯;朱淇也没想到这个人未来会成为自己世运会上第一块金牌的搭档。
体育竞技最妙不可言的地方,就在于所有的未知都可以用努力来博得。
在那个冒着雾蒙蒙小雨的夜晚,所有人都走光了的训练馆中。
宋临州对她说,因为直板是中华之光嘛。
他想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不管怎么针对,中国都会有直板打得好的人。
那个时候,朱淇觉得这句话能和自己心中的一些思想产生共鸣,所以推荐了何千路来教他直板横打。
看着宋临州这一路走来,吃着比练横板的人要多两倍的苦,队里没有人质疑过宋临州对乒乓球的付出。
而现在,朱淇也从两个人的对拉中看出来了。
森宇南还是有些不服气的,想要通过打赢宋临州来证明,自己当初直板改横板没有错。
其实朱淇觉得这些男生的思想很多地方有些太钻牛角尖。
体育竞技本身就没有对错一说。
这场比赛打得没有意义。
朱淇不想看了,觉得无聊。
但双腿却直挺挺站在原地,没有要挪动的意思。
朱淇觉得秦小八的战术安排得很对,森宇南更擅长拉多板相持,宋临州的优势一直都是快球、前三板。应该在前三板就建立优势,不要给森宇南把球拉飞起来的机会。
但宋临州没有这样做,继续跟森宇南拉多板。
一副你想跟我拉多板,我也不怕你的意思。
就是要在你擅长的领域里打赢你。
秦小八看得抓耳挠腮、直捶大腿。
他的大羚哥,沉默的犟种。
随着比赛焦灼白热化,两个球员逐渐开始喊起来了。
宋临州的声音很清越有力,握拳的时候也暗自给他鼓劲儿。每次转身捡球的时候,他都能看到站在男队和女队中间的一个红色身影。
像一团火苗在微微摇晃。
灯光倾撒,他身上的黑衣包裹着已经成熟了的男性身躯,蓄力拉动球板让球又转起来。
阿水突然没头没尾的小声嘀咕了一句:“真别说,大羚哥现在跟以前也不太一样了,还挺有精神劲儿。”
以前,宋临州很腼腆,每次和朱淇练球的时候被女孩一起哄还会脸红。
现在少年气褪去反而多了点儿谦和儒雅的气质。
朱淇忽然想起来之前让何千路来帮忙给宋临州练直拍横打的时候,何千路对她说过一句话。
“其实技术没有谁强谁弱一说,重要的是看谁能把这项技术发挥到极致。”
能用被公认的、会被时代淘汰的直板打到世界的顶尖。
已经让很多人望尘莫及了。
第137章 欺骗性旋转两个稳中圣手碰面!
因为要蓄力拉球,来弥补直板对球的摩擦弱这一点。
宋临州每次拉球都会侧身侧得很厉害。
而森宇南就挑宋临州的侧身时间进攻,靠这个时间差得分。
小比分到了【9:11】。
森宇南竟然连追了好几分,拿下第一局。
秦小八特别想在这个时候给他的大羚哥磕一个,求求宋临州别犟了,打快球、打前三板、打落点,好吗?
男队总教练在旁边站着,抱着手臂没说话。
石革平时倒是观察过这个港队球员在国家队的训练。
四个外协球员,目前分派给二队的总教练管理。
一二队本身都在一个训练馆,只是二队在左右两边的小副馆、一队在正入门的大训练场。
因为任心华说了,人家既然来朝京学习,怎么也得有所提升才能回去。
所以石革也针对卡里布和森宇南提过一些训练建议。
虽然是直板改横板,但是森宇南的横板现在不逊色与任何从小开始练横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