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好抓拍,直板球拍的把手位置会比横拍的拍子短一截。
这种抓拍方式类似于拿筷子,所以很多中国人一上手就知道直板怎么握。
而起源于欧洲的横板,握拍姿势类似于握菜刀。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老一辈人把这种握拍手势称之为“握大刀”。
众所周知。
直板的优势是正手灵活、善于打出落点变化。
但是因为中指和无名指会抵住反手面,导致反手位置有一大半被手指覆盖,击球面积变小之后,反手位置几乎就相当于没有了。早期很多直板选手,更喜欢正手当反手用,一面两用。
何千路就是“直拍横打”出身的球员,以前还和朱淇说过一句话:“会打直板就会打横板,但是会打横板的不一定会打直板。你知道为什么吗?”
朱淇说:“因为中国人脑子比外国人好使呗,因为他们是快乐教育的产物呗,因为他们啥都想搞最简单的呗,不然还能因为什么?”
“……”何千路。“倒也有这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就是因为打直板的需要手指比打横板的更灵活。”
其实十来年之后。
直板还是有很多人在打的。
但是基本上只有业余的选手会打。
国家队可能会有那么一两个,但也只能作为陪练来帮主力们训练,而且也不是中华传统的直板,所有直板都朝着“直板横打”发展。
因为球改大之后,直板很难打出横板的旋转。而且“直板横打”的代价是会增加手腕的负荷,来给球增加旋转,伤病也容易增多。、
直板选手要练两倍的量,才能勉强达到横板的旋转效果。
没人愿意再吃这样苦,大家都想要更快看到成绩。
宋临州挠挠头:“我现在练……还来得及吗?”
他已经十八岁了,战术体系和握拍方式都已经习惯了,而且……
“只要旋转能打出来,直板的希望就能看到了。而且——”朱淇说完,起身把喝完了的水瓶扔掉,朝着门外大部队走准备进行晨跑训练。“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节点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宋临州坐在原地,若有所思。
/
朱淇一直以为,小队员崇拜大队员这种行为只是个体。
但是晨练跑圈的时候,看到秦小八跟在宋临州身后喊着“羚哥”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男乒那边等级分化更严重。
从小到大都是被崇拜的对象,朱淇表示没有经历过这种阶段捏。
对于朱淇的疑惑,阿水一边跟在她后面跑,一边气喘吁吁的说:“正常的啦,哎呦我在二队的时候,想要涨球就只能找球搭子练。谁打的好,谁就抢手,而且人家也会累,不能24小时一直打……呼、呼、呼……所以想涨球,球搭子太重要了。对了,你在省队有球搭子吗?”
“我的球搭子就是何千路和我弟。”朱淇调整呼吸,匀速奔跑。
“啊……羡慕了羡慕了,前任国手世界冠军给你当球搭子。像你这样进队之前就拿过‘金王座’的,按照他们大学生的话来说就是‘保研’。不对,一来到就进一队、住七楼,你这是‘本硕连读’啊。哎呀,你这种人类闪耀星怎么能理解我等凡人的痛苦?……呼、呼、呼……”
运动员更新换代非常快。
每半年就会有新的一批苗子进入,和老队员争夺那为数不多的几个进入一队的名额。
而在国二队呆的时间久了,又进不去一队,就会选择回去读书。
当然了,这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能站在世运会赛场上的是千万里挑一的人才,回去读大学,毕业后找份体育行业相关的工作也不错。
朱淇才进国家队这一个月,放眼望去在队伍最后面的二队就少了几个眼熟的面孔。
“当时我在二队的时候,想要涨球除了平时的训练之外,就是偷偷跑到国一队训练场围观、给一队队员买零食、接水、跑腿、带早饭之类。我们得在大队员面前刷存在,希望大队员闲暇的时候指点指点……呼、呼、呼……如果能跟自己对拉几下涨涨球,哎呦喂那可不得了了,恨不得当场给人家磕一个。”
朱淇觉得阿水说得有点夸张。
阿水反问:“难道你刚开始练的时候没有巴结过老队员给你陪练吗?”
“我是被巴结的那个。”朱淇。
“……”阿水。“我就多余问你。”
仔细想想。
朱淇的晋升之路确实就在省队升国二队的时候吃过瘪。
以前在俱乐部带球员的时候,那帮人拿着高薪到处打打比赛也无所谓赢不赢,平时训练也比较松散而且人员配置都是齐全的,不会出现没有球搭子的现象。
重生回来后,小姨夫和秦小八也打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