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没怎么打过双打的阿水也跟着认真听,还时不时发问:“徐指导,如果一人多板了会怎么样?”
“一个人连续接两下的话,就算你把球接住了,也算对方得分。”徐冬说。
这个机制对朱淇来说很不友好。
她打单打已经打习惯了,看到球就想要去接。
接完一个还要忍着跑开,等自己的搭档打完之后才能回接。
不行。
不好打。
没配合。
本来挺空旷的场地,因为两个人的存在莫名感觉有些拥挤。
她的这个男搭档倒是有点经验,知道自己接完球之后迅速跑开给朱淇腾位置,单独留出反应的空档和喂球。
仔细想想,哦对了。
世冠杯的时候他和胖虎组男双。
虽然没打进四强,但是好歹还算是有些双打经验,比她这个双打小白强一点。
练了一个小时的转圈打,之后还有轮换接发球、双打跑位和步伐……训练结束后,朱淇挥了挥酸麻的手臂和沉重的双腿。
这可比单打难多了!!
双打的战术和单打完全不一样。
单打毕竟是一个人的游戏,只需要盯着对方打过来的球就行了。
但是双打还讲究一个配合,要随时随地盯着队友打过来的球。
练了几天后,男队那边的几个小孩也会跑过来看热闹。
混双哎!
没见过!
之前一直都是男的和男的组男双、女的和女的组女双。
男的和女的组双打……能有配合吗?
“你们跑动的时候注意,先不用考虑配合什么的,对方接球的时候记得给让位置。打双打切记,先不要和自己人撞拍。”徐冬在第五天的时候,看到俩人轮换接球已经产生效果了,于是也加入了发球的阵营。
她之前在国家队的时候就和常红霞一起打女双,在双打方面颇有心得。
这样的话,局面就变成了——徐冬和阿水VS朱淇和宋临州。
前者有指导带着练双打、后者有经验的宋临州带着朱淇练。
四个人围着一张桌子,来回跑动、轮流接发球……
乒乒乓乓的声音也起此彼伏。
二楼。
任心华低头看着一楼不远处球桌上的训练,非常满意:“真不错,才练了不到一周,就能上手配了。”
男队总教练石革看了一眼楼下的男左手,惋惜道:“大羚的左直一直都打得不错,但是球改大了之后他的直板优势就体现不出来了。他一直崇尚速度,失误率也有点高,如果反手系统不克服,恐怕走不远。”
“别急嘛,才刚开始搭。”任心华低眸轻笑,“暴暴的反手是大何亲自带出来的,俩人也能互补。而且左手很适合拿来配双打,一个右手一个左手,护台面积更广。惯用手不同,打出来的旋转路数也变幻莫测,可以打出很多神来之笔的配合……”
连续对练了十个球。
四个人都开始出汗了。
旁边几个男队小队员和女队小队员一边围观,一边发出“哇哇”的赞叹声。
谁都能看得出来。
国家队是想要培养朱淇打双打系列,作为带牌进队的“金王座”,多一个项目也是好事。
她虽然没有经验,但是学习和适应能力很强。
这才几天,就和宋临州配合得有模有样。
有个男队队员在旁边感慨:“现在世运会一共六块金牌,男单、女单、混双、男双、女双、混团。就连全乒赛和世冠杯都加上了混双,就说明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人比赛了,双打的含金量也同样很高。”
另一个男队员跟着说:“体育总局给我们的任务是,六块金牌、两块单打银牌,一个都不能少,谁让乒乓球是咱们的国球呢……”
六块金牌、两块单打银牌……
朱淇心中腹排。
从日本到俄罗斯到沙特,可是一牌都没啊。
这就相当于高考奔着全国状元努力,结果发现连技校都考不上。
这么想着,朱淇下手猛了一点直接扣杀掉了徐冬打过来的吊高球。
而阿水跟自己陪练了小半个月,速度突然能跟了上来,瞧见朱淇给了一个机会球、立刻身体前倾一个正手长胶板,削掉了朱淇扣杀过去的强旋转以下旋转回击。
朱淇眼前一亮,暗道:阿水可以啊,是个好球!
宋临州跟过来接的时候,没跟上长胶的反旋转,球歪歪扭扭打向了朱淇的位置。
啪!
球打在了朱淇的脊椎上。
窝湿!
朱淇倒吸一口气,感觉自己骨头被一块巨石砸了一下。
这小子看着没什么肌肉,怎么打出来的球这么有劲儿?
好痛!!!
男队开始起哄。
“对不起,我没注意你的站位……”宋临州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