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比分,朱淇/宋临州3:1昔灵恩/宋水博】
徐冬兴奋得嗓子都快喊
破了。
她突然发现朝鲜男选手开始接不住朱淇的球了。
为什么会这样?
看起来好像和之前的策略没有什么区别,朱淇只是在反手这方面非常强势,顺便提了下速而已。
难道……
徐冬突然后知后觉!
卧槽!
这朝鲜男的不是纯旋转流啊!
徐冬突然惊出一身冷汗。
她见到朝鲜男选手拉出来的球都很转、衔接的速度也很快,所以徐冬下意识觉得这个球员是主旋转的打法。
最开始朱淇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她打到后面的时候突然发现,只要自己给球加一点速度、减少一点旋转,反而让朝鲜男选手接不住球。
朱淇鼻尖传来迸出气声,汗珠顺着脸颊滴落。
对面球拍与球体接触的刹那,她分明看到胶皮下压时细微而又迅速的摩擦——朝鲜小子的打法是削中带转!
“草了,我说呢。”朱淇恍然大悟,用手背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像是在惩罚自己的脑袋转得这么慢。
宋临州也察觉到了,一边在桌下做手势,推长发球时间一边说:“他打过来的球都往下沉,就是因为拉球的时候带了一点削球在里面。”
一开始朱淇自己钻牛角尖,下意识觉得“小提琴”球拍就一定是用来摩擦旋转的。
还因为自己打过去的球总是能被对方接住,而心情烦闷,找不到原因所在。
但打到第七局的时候,朱淇才发现。
“小提琴”球拍的顶部不仅仅可以摩擦旋转、还可以拿来削球。
这种削中带转儿的技术,在现在这个时代来看还挺先进。
主要是隐蔽性很强。
从第一局开始,朱淇听到这小子在球拍上摩擦球的声音就觉得不太对劲,不太像是纯旋转流打法。
像朱淇这种纯旋转流打法,胶皮摩擦球在前、撞击在后。中间间隔的时间非常非常非常短,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但是朝鲜男选手虽然也是先摩擦后撞击,但是摩擦和撞击的时候,间隔的时间要比朱淇长很多。
为什么自己前几局在这小子手里老是拿不到分,就是因为自己打过去的旋转都被削掉了!
她懂了。
她悟了。
她开始疯狂追分!
朱淇频频给各种短球、不出台球、小三角球……
朝鲜男选手接的时候整个人身体僵直,束手束脚,找不到施展的空间,连连丢分。
不到十分钟。
场上的比分就被拉到了【8:5】,朱淇和宋临州领先三分。
朝鲜教练紧急叫了一个暂停。
双方球员各有一次叫暂停的机会,到了最后一场决胜局,朝鲜教练知道对面的朱淇已经被“唤醒”。
他感慨于这个女孩得天独厚的球感,但也知道这是自家混双最后的机会。
朝鲜教练在说什么,朱淇不知道,也听不懂。
但是她能看到朝鲜教练一直在跟对方男球员沟通,而旁边的昔灵恩也跟着一起说话。
朝鲜男选手被说得连连点头,脸上密密匝匝的汗水像珠子一样掉落。
这一场比赛,实际上四个人都拿出了最大的实力。
混双打得像拳击。
球拍击球的声音更像是拳头落在人的身上,虎虎生风。
暂停时间结束。
是朱淇的发球局。
昔灵恩的拇指在球拍边缘非常隐蔽的地方轻轻摩挲了一下——这是朝鲜队约好的暗号,意味着要启动教练安排好的计划。
朝鲜男选手眼角余光瞥到这个动作,立刻会意。
在朱淇发球的时候,朝鲜男选手立刻跟上一步,打算削的时候发一个半出台的急下旋。先抢攻,压宋临州一头,这样的话昔灵恩下一板的压力会好很多。
经过前六局的比拼。
朝鲜男选手能把握住直板接球时的角度和速度,所以在接完之后立刻跑开给昔灵恩让位置,让昔灵恩有足够的空间发挥。
但没想到,
宋临州弓身救球,球拍在桌底网上抬了一下,轻飘飘地把这个急下球捞成了侧旋。
他仿佛预判了朝鲜男选手的筹谋,并没有按照朝鲜方制定的剧本走。
昔灵恩的反应速度也非常快,看到打过来一个高吊球之后就想要扣杀。
但扣杀出去的瞬间,昔灵恩非常后悔!
因为她忘记了,朱淇是经过整个乒坛认证的,可以用扣杀反扣杀的球员!
就在朝鲜男选手打算复刻扣杀的时候,朱淇鬼魅般闪至台角,拍面犹如一根棍子,狠狠砸向高速升起的白球!
咚!
球继续抽打回去!
然后又几乎垂直地升起!
朝鲜男选手没能接住这来势汹汹的杀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