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淇有的时候觉得,弹丸之地的人眼见有限制是真的,总是拿自己的那一套思维来想全世界的人,就是有一种土鳖进入汪洋大海的小家子气。
但朱淇也放心了。
本来听说金莉莉跟了韩太阳之后,还觉得这小子是不是在军营里面憋着坏呢,打算干点儿什么大事儿为了夺冠也像日本队那样搞点儿花活儿。
还想着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筹备一下怎么跟这个老对头隔空打一场。
结果这么一看,韩太阳还是当年那个韩太阳。
黑化了,但脑子依旧迟钝。
只有小手段没有大本事。
徐冬不知道朱淇和宋临州在等球拍的时候遇到了韩太阳。
她坐在指导席上看到双方球员上场的时候,朱淇和宋临州虽然目视前方但是嘴巴里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说什么。
徐冬:“?”
发生什么事儿了吗?
正副裁判依次进入球场。
主裁判坐在计分板后面,由副裁判拿着硬币过来让双方选手进行猜硬币选边。
朱淇小声且飞速地说了一句:“别管他了,反正韩国队已经被淘汰了,暂时碰不上他们。但之后得回去告诉其他人,小心点儿,把自己的球拍都看严实了。”
“好,我回去告诉小八他们。”宋临州说。
硬币投完。
朱淇按照任心华提前说好的步骤,选择了接球权。
正副裁判依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二人的位置几乎和球网持平,并一起举起了手示意双方球员可以进行赛前简单热身拉球。
这个时候,朱淇才注意到这位朝鲜男选手的名字,也姓宋。
叫宋水博。
这名字……跟宋临州的亲兄弟似的。
这位朝鲜小宋选手和中国小宋选手一样都是左手,但一个横拍一个直拍。
哒、哒、哒、哒……
白球在球网上飞来飞去。
随着击球的数量增加,球速也逐渐增快。
头顶的灯光十分明亮。
白球投射出来的影子,也在球桌上来回飞动。
就像是一颗缩小版本的地球。
谁能掌控这颗白球,谁就能掌控整个世界。
朱淇两腿叉开微微半蹲,用球拍把球顶过去的时候,感觉到了“小提琴”球拍打出来的球确实和普通圆拍有一种厚重感。
这种厚重感就是球拍前端摩擦更多,而塑造出来的。
朝宋的个头很高,目测大概一米八左右,手臂很长、看样子护台能力也不错。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挥拍的时候有一个肩膀微微往前撞的细微动作。
这个动作,朱淇非常熟悉。
自己在东京世运会比赛之前,自己练习弧圈球一直不得要领。
后来东京混团的时候和在原香拉球,才发现她在拉出弧圈球的时候,就有这个肩膀的动作变化。
难道这个朝宋也是为了能打出弧圈球,所以才使用了这个“小提琴”球拍的吗?
裁判喊了一个口号。
示意拉球结束。
双方球员要开始进行第一局比赛。
彼此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双方都是一男一女、一左一右、女右男左站位。
“看着跟照镜子似的。”阿水小声说。
第一局开始。
昔灵恩准备发球。
朱淇在桌子下面做了一个握拳,然后大拇指竖起后右转的手势。
台子上的人们表示看不懂,阿水和朱淇搭混双的时间比较长,知道这个手势的意思是防止对方给弧圈球。
她开始把自己放在宋临州的位置上思考,因为自己马上也要参加这届世运会的女双,所以看比赛的时候多少也会代入一下,如果自己站在球场上和朱淇一起打比赛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准备。
当看到朱淇给出这个手势的时候,阿水第一时间会想……是不是对面这个朝宋也是弧圈球打法球员?
宋临州也心领神会,左手握拍紧盯对面的发球。
昔灵恩左手握球、上抛——
因为防弧胶皮没有办法主动制造旋转,所以昔灵恩一上来就反手抽底了一个勾球。
朱淇立刻跟上爆拧了一个台内球之后迅速跑开,留出位置给宋临州让他下一板好接球。
对面男球员上前一步,身体下沉、左手自下而上抬了一把。有一种力拔山河的气势,将一颗急冲冲往地板上砸的白球抬了起来。
宋临州紧跟飞挑,想抓昔灵恩的反手弱区。
昔灵恩紧跟上前,颗粒胶朝外把球打了回来……
双方你来我往。
谁也不让着谁。
因为之前昔灵恩和朱淇交过手,二人也是赛场上的老对手。
所以根本没有试探性一说,第一局第一个球就各个锋芒毕露。
啪、哒、啪、咚……
几个回合下来,就连解说们也感觉到了赛场上的火药味,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