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每一个球都是三板结束。
朱淇进攻、宋临州垫球,把对面日本队的两个人打得晕头转向。
在原香被困在远台根本回不来,连怎么丢的分都不知道。
日本队先行淘汰。
劲敌减一……嗯,今年说实在的不能算得上是劲敌。
下一场应对的……朱淇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听到看台上走过来的常红霞隔着两个挡板,对着他们喊。
“港队的混双也晋级了八强。”
下一场和中华珠港队打。
第87章 莫斯科世运会-混双不辜负自己的曾经……
在现场看比赛,就是要比在家里看电视机要更有冲击力。
舅舅一家人坐在看台上,虽然位置很高,俯视的时候几乎能看到球桌上发生的一切。
但他们却觉得球桌旁边的运动员们都在闪闪发光。
中华队得一分,舅舅就跟着喊一声,旁边还有很多中国留学生也跟着喊。
舅妈觉得舅舅的反应有些太激动了,脸涨得通红,喊的时候浑身都在用劲儿。她有点儿担心,怀里还揣着抗压药,生怕舅舅看得兴奋一头栽过去。
拿药的时候,小姨还觉得自己这个嫂子有点儿想多了。但自己看完比赛起身的时候膝盖都有点发软,她觉得需要吃一颗降压药缓一缓。
这种揪心感真不是闹着玩的。
有一种家人站在旁边看着孩子在擂台上拼杀的心情,每一下挥拍都让他们的心脏猛跳。
赢了之后,心脏才能回到本位。
这才是莫斯科世运会刚刚开始呢,混双只进行了两天,之后还有八强赛、四强赛、决赛……混双完了之后是女单,女单完了之后是混团……
很好。
回江淮之后这心脏还能要吗?
/
和港队的这一场比赛对于朱淇来说,其实只是诸多比赛当中最普通不过的一场比赛。
但是,对于宋临州来说。
唤醒了他尘封在记忆当中许多年的一段往事。
混双组两个人坐在显示屏前,任心华特地让队里面的人去录了港队混双打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比赛,然后放给朱淇和宋临州看。
其实在比赛之前,他们就已经看过很多遍了。
但是现在是打完比赛的休息时间,又不想要让自己太闲着,所以就趁着吃饭的时间继续看一会儿录像带。
朱淇看着看着,突然问了一句:“这个森宇南以前也是直板吧?”
宋临州很好奇,她是怎么看出来的,就点了点头:“是的,当初他跟我一样都是直板选手。”
咦?
还真是直板选手啊。
朱淇其实也是猜的。
其实从现在的比赛过程当中来看,森宇南的打法已经完全没有了直板的痕迹。
但是森宇南在握球拍的时候,感觉食指和拇指会下意识地用力。
何千路也是直板选手,朱淇跟何千路练了这么久,对直板选手的风格也非常熟悉,就猜测了一句结果还真猜对了。
“那他改得还挺好的。”朱淇随口说道,然后低头扒拉了一下米饭。
直板的体系和横板的体系完全不一样。
百分之九十五的直板改横板,几乎都消失在历史的横流当中了。
朱淇看得认真、吃得也很认真。
很多运动员的肠胃就是这么搞坏的。
但是没有办法,时间紧迫,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
要不怎么说运动员是青春饭呢?
旁边的宋临州喟叹道:“是啊,当初他差一点就要放弃乒乓球了,能走到现在真的很不容易。”
朱淇抹了抹嘴,问:“因为什么?因为直板改横板?”
“是的,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他改得并不是很顺利。嗯……也不能说是不顺利,可以说是完全系统紊乱。”宋临州陷入回忆,作为同样的直板选手,自然知道直板现在对于乒坛来说是什么样的处境。“当初教练们提议要让我们从直板改横板的时候,我没有同意因为当时觉得改横板的风险太大,而且从小开始练直板,有一种情怀难以割舍。但他听了教练的话,后来改得非常不顺利,不仅没有发挥好横拍的优势,而且连之前的手感也找不到了。”
直板以推、挡、挑打为主。讲究一个落点灵活、变线出其不意。
横板以搓、拧、相持为主。要更加凶悍和有进攻性。
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打法。
朱淇能想象得到。
丢掉自己练了十几年的习惯要重新从头开始,这样的勇气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哪怕是朱淇,让她完全扔掉横板的战术体系,从最基础的开始练习直板怎么打,朱淇觉得自己百分之百打不好。
这个过程光是想一想,就够让人痛苦的了。
“后来他为了能够练好横板,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和时间,或许很多男队的球员觉得我平时训练很努力,但实际上跟他比根本不算什么。而且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两个人的水平差不多,打男单的时候经常有输有赢。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