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秦小八伸了个懒腰,身上也背着自己的球包和行李包。“妈啊,您就别不懂装懂了。行了,我要回去跟八一队集合,拜拜了。”
“臭小子,好好跟你姐练。”小姨走过去,给秦小八的外套拉上拉链,儿行千里母担忧道。“你这次参加几项啊?”
“男单、混双……还有男子团体。”
“你姐呢?”小姨问。
朱淇说:“就两个项目,女单、混双。”
华运会只有团体和单项以及新加的混双,没有男双、女双。
因为团体里就包含了男双女双,就不单独拎出来做一个项目了。
八一队乒乓球队就只有她一个女生,没有办法打女团。
混双跟秦小八组,因为老爷子觉得秦小八需要朱淇带一带,毕竟朱淇有混双经验。
华运会和乒挑联赛还不一样。
后者可以跨省联动打双打,但华运会不行。
听到朱淇只打两项,四个大人很满意,舅舅说:“打两项好,打太多了太累。能上单打是最好的,其他项目就拿来练练手,那个词儿怎么说来着……以赛代练!”
“我姐可重视每一项比赛呢,要不是八一队的女球员就她一个,她恨不得身兼三项。”秦小八咂舌。
八一队的球员其他的都是男生,六个男生刚好够参加男团。
秦小八这次身兼三项,再加上又是在江淮省,自己的主场,做足了大干一场的准备。
准备集合点名。
四个大人依依不舍地看着俩孩子要离开,小姨拉着朱淇的手依依不舍:“真不回家啊?十分钟的时间都没有吗?”
“哎哟,我的妈呀。回家十分钟,路上时间就一个小时,您是想累死谁啊?”秦小八扁嘴,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等我姐退役了,有的是时间在家里呆着。”
“就你话多。”小姨父笑骂了一句,回头问。“你们酒店在哪里啊?回头我们过去给你们送点东西。”
秦小八想了想:“我们是封闭式的啊,你们进不来吧。”
“就在门口送点汤、送点水果,给你们打电话你们出来就行了。”小姨嘟囔道。“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们又不能回家。酒店的伙食还不一定吃顺口,怎么着也得吃点家里人做的饭好好补补。”
“那行吧……”秦小八找了张纸,把酒店位置写了上去。
任心华见两个小孩一直没跟过来,以为是见到家里人想家了,笑眯眯地走过来塞了四张门票:“这是比赛入场票,上面标注了每场比赛的时间和赛场号。”
四位大人欢欢喜喜地接下。
任心华说:“朱淇目前是国家队大力培养的球员,很少有时间能回家,我想她的家里人肯定也很思念她。能回江淮省的时间不多,家里人来赛场看看比赛,给球员们加加油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
是是是,多让您费心了。”舅舅赶紧接过来,把门票揣在兜里。
几个大人寒暄客套几句,球员们集合完毕。
大部队人群个个穿着新队服,外套里面的短袖运动服背后区分他们所在的不同省队队伍以及名字,但胸口都统一佩戴国旗图案。
江淮省的六月热得吓死人。
所有人手里一个小扇子,一边扇一边等着去大巴车上吹风扇。
现在车里还没普及空调,只有车开起来之后能带动着有风吹进车厢里降温。
阳光映照着这些年轻而又富有活力的面容,领队们举着各自代表的项目朝着自己家分配的大巴车前行。
标志性的红底色运动服外加橙色花纹图案,不管走到哪里都是极其亮眼的存在。
这抹红色,不仅吸引了火车站外面路过的围观群众,还吸引了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华运会】在江淮金陵极光体育馆举办的另外一家三口。
“爸!那是不是她?!”
“对!就是她!”
“是她是她!是那丫头!”
/
这是朱淇第一次在江淮省打重要比赛。
也是在自己进入国家队之后,家里人第一次亲临现场看自己比赛。
朱淇参加的项目就只有两个,女单和混双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进行。
这次参加华运会的球员很多。
大部分都是国家队的球员或者是处于半退役状态、只是离开了国家队,但是还代表省队只打国家内部比赛的球员。
比如丁舒舒……
在酒店见到丁舒舒的时候,朱淇和猫猫都很高兴。
丁舒舒离开国家队也有两年了,研究生还没毕业,所以也没完全退役,不知不觉居然这么久没见过面。
猫猫一过去就跟丁舒舒先拥抱了一下,开心地说:“舒舒姐,听说你去年结婚了!怎么没跟我们说啊?还没随份子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