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九零年代体坛新星[乒乓](254)+番外

作者:掌中城 阅读记录

第二天,全队人都换上了新球鞋、以及围巾、棉袜、棉手套、棉帽等一系列过冬用品。

球迷们往体育总局寄的信也是络绎不绝。

总局工作人员送过来的时候,居然有三大纸箱。

里面密密麻麻什么样的邮票都有。

“哇,这都是从全国各地寄过来的吗?这也太多了。”阿水站在纸箱前,旁边的佐佐、佑佑按照收信人开始分信。

朱淇和猫猫两个人的信最多,像小山一样堆在球桌上。

阿水就四封,看完自己的闹着要看朱淇和猫猫的。

朱淇只能抽出中午休息的时间,一封封地拆开看。

这种感觉有点熟悉……

很像二十年后点开微博后台的粉丝私信。

但这年头会寄信的、有寄信条件的,一般都是有知识基础的群众。

信上的内容都是极尽鼓励和褒奖,偶尔能看到几个……新奇的。

“哈哈哈哈,这个阿姨在信里问你有没有男朋友哈哈哈哈……”阿水捧着一张信哈哈大笑。“还把她儿子的照片寄过来了。我看看,呦!挺清秀的嘛!阿姨信里说还是北大生呢!哎怎么才一米七啊?不行不行,个儿太矮了,不符合我们的审美标准,怎么也得一米八起步吧?”

朱淇好笑地把信拿过来,重新塞了回去:“小心别笑过去了。”

“哎这还有小学生寄过来的呢!说是他们班里布置的作业,要给自己心中的偶像寄一封信,她就给你寄了。”

“还有一个重渝省队的小伙,说明年他就要去国青集训营,希望能成功进入国二队想要跟你合影。猫猫,这是你师弟……”阿水越看越起劲,津津有味地品读着。

这年代的人都比较含蓄。

大部分都是褒奖,充其量更多的还有一些“倾心思慕、悠悠子衿”之类较为隐晦的“表白”语句。

毕竟现在大家还都崇尚文化人。

没有二十年后那么直白,直截了当就是“我老婆,太爱了,想睡觉”、“每天晚上大馋丫头们的做梦素材,”“永远会反复爱上打球女”、“姐姐别打球了来打我,我很好打还会叫”……

但有一封信,让朱淇反复观看。

是一位退伍军人,老先生寄过来的。

里面有一张前辈的军装全家福合照,最中间的老先生看年纪已经是古稀之年,身上的军装在茶褐色的照片里依旧挺拔整洁,胸前的勋略章足足有五排,看肩章也是将级。

信里面只有两句话,还用毛笔书写。

【立志当怀虎胆,求知莫畏羊肠。】

【祝小友赛途坦荡,一片康庄大道。】

信里面除了那张全家福,还有一枚代表了军龄50年的勋略章。

勋略章只有军人和军人之间可以互赠,但收到的人不能佩戴不符合自己军龄的勋略章,只能留作收藏。

朱淇才进八一队不到半年。

别说军龄了,连军衔都没有。

拿到这枚代表勋略章,朱淇左看右看,非常喜欢。

虽然没见过这位先生。

但也是获得了前辈的肯定。

她把这封信折叠放回到球包里,其他看完了的信就送到后勤部继续封存。

纸质书就这点不好。

太占地方。

但手写出来的内容确实也不是电子版能比的,每个人写得都很用心。即使有一些可爱的乐子阿姨叔叔开玩笑,但看着也挺逗乐的。

秦小八看到朱淇这个人气,十分羡慕:“我姐现在是上到90岁的老军人、下到8岁小学生都喜欢了。”

朱淇把箱子扔给他:“给我搬过去。”

有弟弟不使唤是大笨蛋。

秦小八去了。

秦小八回来了。

“我怎么看后勤部的那群叔叔们在搬东西啊?”秦小八顺了一块面包,在嘴巴里嚼来嚼去。“搬来了一堆木头。”

“什么木头?”阿水好奇。

“不知道,总不至于是让我们用来打拳的吧?”

全乒赛的混团名单一出来。

朱淇知道自己今年春节又没假期了。

任心华在操场南边的沙坑里埋了七八排木桩,每一根都有半米高,大概一百多根、每一根直径约15厘米左右。

密密麻麻地插在沙坑里,让所有路过的球员们升起一种大事不妙的心情。

这……这是要干啥啊?

第63章 跳桩训练要不怎么说体育生都很能吃苦……

这是老爷子给任心华出的招。

练跳桩。

这次男女性别大战,让老爷子看出来男乒的一些问题,就是核心力量不够稳。

而且有的小男生往中台一站就不动了,跑动能力跟不上就没办法救球。

“当年大何指导是不是就这么练的啊?”阿水走过去,蹲在旁边抚摸木桩,露出了“好可怕”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