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超底线急速奔走式’一样难练吗?”秦小八跟着问。
常红霞点点头:“差不多,都是练好了非常难接的发球。”
徐冬紧盯着球桌两侧飞驰的两个白球,跟着说:“虽说防弧胶皮和长胶有些类似,但颗粒长度不一样,打出来的球效果自然也不一样。‘下蹲砍式发球’、防弧胶皮……这种打法太稀有了,恐怕只有一些公园里的老头老太太才能碰着,也不知道暴暴能不能适应……”
说话间。
双方互吃了一轮发球。
第四个球是朱淇的发球,她用上了新练的勾手转不转,昔灵恩没接住,好歹追上一分。
【第一局小比分,朱淇1:3昔灵恩】
接下来又是昔灵恩的发球回合。
如果
继续被对方领先,那么第一场的分数很难追上,就只能放弃了。
除了中华队在看这场比赛,其他外协们也站在角落里,好奇这场全乒赛的最终得主会是谁。
这次朝鲜队只有昔灵恩一个人参赛,结果就打进了决赛。
韩国队参赛了八个球员,结果就一个脱北者拿了铜牌。
韩国球员们看着场上的两个女孩,纷纷讨论。
“莉莉,这是你之前的队友吧?你觉得她跟昔灵恩谁更厉害?”
金莉莉摇头:“不知道,我们在队里不常说话。”
韩国队友们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眼神交流了一下,都写满了“谁信啊”的狐疑。
金莉莉知道她们不相信自己,但她真的没有撒谎。
去年世运会打完之后没一个月自己就离队了,到现在将近整一年的时间,她感觉朱淇又涨球了。
而且才一年的时间,朱淇就已经今非昔比,虽然现在比分落后但是打过去的每一个球都感觉更厚实,也不知道国家队是不是给她吃了仙丹……
昔灵恩第四个发球开始,朱淇发现下蹲砍式发球的奥义,确实有它的独特之处。
球抛起,下落的瞬间,像握住斧头砍木头一样把球砍出去。
球会被下蹲的冲击力和球拍在球体上的摩擦力带动,像一个小飞镖在网上划过一个侧圆落地。
昔灵恩打过来的球,要么是上旋转、要么是下旋转。
隐蔽性还很强,全靠球板摩擦球体的瞬间制造摩擦。
原理和勾手发球一样。
但是速度要远比勾手发球快得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
球落在朱淇的左手边,竟然往回弹起,自动跳到了面朝朱淇位置的网上!
【第一局小比分,朱淇7:11昔灵恩】
【第一局,朱淇0:1昔灵恩】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下旋球?”秦小八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他们平时闹着玩的时候也会练停球技术,因为懒得到处捡球,会往桌子上弹一个下旋球,球会自动在原地弹跳,最后留在桌子上。
但不需要把球抛得太高,不符合国际乒联对发球的标准,所以一般不会拿来当发球用。
昔灵恩这个发球能回弹,就说明了她打出来的旋转非常、非常、非常足。
这个女孩的身体天赋也拉满了。
观众席上的中国女孩们开始理解了任心华的那句“朝鲜队一般不参加比赛,只要参加了就不会空手而归”,代表着什么了。
中场休息。
任心华看着擦汗喝水的女孩,给朱淇分析打防弧胶皮的技巧,她昨晚通宵熬夜反反复复地看昔灵恩比赛录像,总结出来的一句话。
“不要着急拉弧圈球,现在只能跟她慢慢磨,打消耗战。第一局丢了没关系,先去适应防弧胶的特点,尽量多拉几个球、多轮几个回合,找几个球的机会。”
朱淇点头,把水瓶放了回去。
她回到球桌旁边,任心华还不忘叮嘱她:“不要着急——”
其实第一局丢了,朱淇十分懊恼。
朱淇对防弧胶皮的判断出现了失误。
和长胶很像,但又不是那么像。
长胶的特点,是对方打过来的球越转、长胶接回去的球就有多转。属于借力打力。
而防弧胶的特点,是对方不管打过来多转的球,防弧胶接过去的球都是不转或者弱旋转的。属于以柔克刚。
但朱淇把防弧胶皮当成了长胶来打。
自己打过去一个旋转很强的球,结果对方回过来一个弱旋转球,自己还当作强旋转球来接,就把球打飞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只能暂时稳扎稳打了。
第二局的局面十分僵持。
朱淇对“下蹲砍式发球”的旋转开始熟悉,在昔灵恩发球的瞬间找到回击点,不会再有挂网的情况出现。
只要能接住发球,就有第三板的机会来得分。
她的适应能力也让朝鲜教练叹为观止。
——【真是了不起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