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九零年代体坛新星[乒乓](22)+番外

作者:掌中城 阅读记录

李可善见两个裁判都认为这个发球没有擦网,是朱淇的分后,要求重放录播。

这个年代还没有鹰眼系统,只能靠极慢速的比赛录像回放,能不能捕捉到发球是否擦网只能看运气。

李可善认为自己运气很好,摄影机刚好捕捉到了球飞过网端的一幕。

但是球直直飞过一条微微隆起的弧线,几乎是擦着网跃过,从球飞过去的残影来看,和网的距离有2毫米左右。

根据专业运动员和裁判对角度的判断,这并不是擦网球。

因为紧绷的球网纹丝不动。

两个裁判都没听到球和球网碰触的声音。

李可善愣住了。

对面这个十五岁的小孩,居然能打出这样的发球?

姜光明看着女孩儿气定神闲站在球桌旁,摸摸桌子、抠抠鼻子、擦擦头上的汗,一副“看了录像死心了吧?”的样子。

她的心态居然也这么稳当?

丝毫不受外界影响?

大赛型选手!

不,不对。

姜光明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

这个女孩太邪门了。

完全不像是这个年纪的小孩。

就像是一个孩童的躯壳里套了一个大人的灵魂。

解说们铆足了劲儿解说,看得心潮澎湃。

【这种发球叫“超底线急速奔走式发球”,顾名思义,就是贴网贴的非常近、且速度极快很难把握,一旦发球失误就是擦网的自杀发球。这可不是重复练习就能打得好的发球,需要极高的天赋手感。】

【哎呦,第二个发球又是超底线急速奔球发球,李可善还是没接住,这样的话就是暴暴2:0领先了。】

【李可善可能没碰到过这么低的抽球,裁判也够烦的,总不能每个发球都要求回放。】

连吃两个发球,李可善的情绪肉眼可见的有些崩塌。

尽管前四局,李可善尽所能地去适应朱淇的打法,但随着局点增加,她总觉得朱淇的速度完全能跟得上自己的摆速。

这全都是因为朱淇的那套步伐!

紧张刺激的拉扯之间。

朱淇一记抽正手。

咚!

白球擦着对面球桌的白边落地。

擦边球。

朱淇伸手示意了一下,但分数还是给到了她。

【第五局小比分,朱淇11:9李可善】

【大比分,朱淇3:2李可善】

还有最后一局。

如果朱淇再拿下一个大局点,李可善就输了。

何千路坐在指导席上,抱着手臂,手指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紧紧掐着胳膊肉,来保持平静。可看着桌边的女孩,一下又一下挥动球拍,眼珠子就跟着咚咚咚地跳一下。

从第一次见到朱淇开始,何千路就觉得这孩子像自己。

喜欢小白球、努力又刻苦,自身条件好之外还非常要强。

她喜欢打比赛,只要有项目就去打。她也不怕输,遇到厉害的球员也要绞尽脑汁得分,一分一分追上去。

这是一个对胜利有着几乎偏执的野心家。

只有何千路知道这是为什么。

她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十三岁那年,她赢了U15的比赛。

本以为可以成为年纪最小进入国家队的队员,何千路特地请她去吃了顿喜娘饺子,表示对她从小到大辛勤训练的肯定。

小小的姑娘坐在对面,星光洒在她如玉瓷般清澈稚气的脸颊侧,语气却老气横秋。

“路哥,我是一个输了连哭的资格都没有的人。”

她的所有机会,都是自己拼杀出来的。

打的每一颗球,都是干净的。

和他一样干净。

观众席上的姜光明看着球桌上的女孩,心里五味交杂。

女孩背后仿佛有一个虚影,那个影子就是十年前的何千陆。

她的发球、正手、反手、小碎步、抽球、搓球、扣杀……和何千陆十分神似。

……却又不是完全一样。

里面掺杂着许多朱淇自己对技战术的理解。

她比何千路更灵活,更让对手抓不住。

菩提祖师教会猴子七十二变来应对八十一难。

而现在,何千路要把她送去自己曾经闯荡过的江湖。

他对朱淇说。

“放开了打,让全世界都记住你的名字。”

/

韩国指导知道第六局非常关键,只能拼命安抚李可善的情绪。

“可善啊,不能着急啊,嗯?要稳定,稳定啊!”

“稳定什么啊!你难道看不出来那丫头已经完全把我琢磨透了吗?可我对她一无所知,说到底这是你们的错!为什么没有提前准备她的录像资料?!”

韩国指导也很无语。

谁知道这个小丫头从哪儿突然蹦出来的?

朱淇?

听都没听说过一个人。

才十五岁,也不在任何国家的名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