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韩太阳在澳宫被指认种族歧视,还被自由的“灯塔”们痛骂一顿。
整个韩国都开始和韩太阳割席而坐,生怕跟韩太阳沾上一点儿关系。
整整两年,韩国体委没有给他报一项国际赛事。
而这次世运会的混双名单,还是他押上了自己从业生涯以来赚取的所有钱财给国家队,请求给一个表现自己戴罪立功的机会。
如果这次混双,他再拿不到名次,回去后就要服兵役了……
该死的韩国传统,男人35岁之前必须服兵役的体制!
最该死的还是眼前这个女孩!
如果不是她故意扭曲自己的话中意思,也不会为了辩解而分散自己在世冠杯里的精力,更不会在比赛前十分钟被教练拉过去给美西方媒体致歉,导致自己丢失了近在咫尺的冠军……
当时要是能荣登“金王座”,按照韩国服兵役法律当中的三大世界级赛事中——世冠杯、全乒赛的冠军、世运会前三甲可免除兵役,他现在也不用苦哈哈的押着自己全部身家了。
一想到这里。
韩太阳恨不得咬碎面前这个女孩的脖子。
怎么两年不见,她比两年前看起来
更加强盛,听说在国际赛事里又拿了不少名次。
真是可恶。
巧得很,这次和韩太阳组混双的,就是李可善。
这一波属实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
韩太阳拿回自己的球,在手里抛了一下后稳稳接住,球攥在手里就像是掐住朱淇的脖子一样用力。
“我们赛场见。”他说。
朱淇摊手:“前提是你们能打到最后。”
说实在的,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对一个不到十八岁的小姑娘下战书。
这个场面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点滑稽。
阿水心直口快,讥讽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男女‘平等’吗?真丢人。”
韩太阳从后槽牙里挤出来一声重哼,转身离开。
比赛还没开始,战术就已经传达到了。
东京世运会,是国乒黑暗十二年的第一个周期。
这个魔咒或许在此时此刻,能够被撕开一条口子。
东京世运会开幕式的第一天,乒乓球混双组的抽签结果也出来了。
运动员们都没有心思去看什么开幕式,确定自己的组别之后,就开始筹备明天的比赛了。
共64人、32组,分A、B、C、D四个区域。
每一个区域里有小四组,被称之为A1、A2……D3、D4。
这个签抽的不好。
朱淇、宋临州组在B区1组,李可善和韩太阳非常刚好就在B区3组。
32进16的第一场比赛里面对的是丹麦混双组合。
如果晋级顺利的话,或许可以在8进4的场次里碰到。
前提是韩国队能在B3-B4组里杀出来。
而日本队就在A1组。
A、B两个组是要争决赛名额的。
俄罗斯组在D区相对来说比较轻松。
而A、B两组聚集中日韩三大阵营,堪称死亡半区。
除了中日韩之外其他国家的组队深感绝望。
这个国家的乒乓球水准比较一般,但作为朱淇和宋临州混双组第一次出现在三大赛事舞台上,所以也不能轻敌。
开幕式结束又适应了五天之后,中间游泳、射击和花样骑车等七、八项赛事已经结束了。
中华队拿了三块金牌、两块银牌。
可能是因为在日本主场,中华队的运动员很多都像是打了鸡血似得,一个个嗷嗷往前冲,就连非夺金重点的跳高都拿了一块铜牌。
在乒乓球混双比赛的前一天,任心华没让朱淇他们训练,而是把两个孩子叫到了女排半决赛现场,非常刚好,中华女排打的是日本女排。
任心华塞给两个人一块为中华队加油的牌子。
“今天不训练,带你们来看看比赛。”任心华笑眯眯道。
这种早期应援手幅上只有大大的六个大字“中华女排加油”字样,不像二十年后的球场还会在字体后面ps一些球员照片之类的。
但在全场都是太阳旗里面,能撑起一块为数不多的中国字,对于球场上那些嘶哑呐喊的姑娘们来说,就是最大的鼓舞。
任心华是狂热女排爱好者,私底下和女排总教练也有深交。
只要中华女排一得分,她就会跟着振臂高呼。
朱淇虽然看不懂排球,但至少知道球打过去就能得分这一回事。
也知道任心华是为了让他们两人放松,不要太拘谨,享受赛场、熟悉四面八方都是日语的呐喊。
封闭训练的时候,任心华教了朱淇和宋临州一招高抛式发球,现在才对朱淇说起高抛式发球的妙宗:“高抛式发球的这个灵感啊,就是我看女排比赛的时候想到的。能把排球的跳跃式发球,作用于乒乓球发球。球下降的时候加速和摩擦球体造成的速度和旋转,打起来很凶,削球手削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