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九零年代体坛新星[乒乓](117)+番外

作者:掌中城 阅读记录

“大何指导,什么叫定点上旋球啊?”阿水在旁边看着也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何千路不知道从哪儿拿来了一堆塑料的一次性纸杯,横放在球桌上,要求球员们必须用上旋球把球打进瓶子里。

“这个就是定点上旋球,每一个球都必须要达到特定的位置,增加自己的上台率。”

不仅如此。

还要练习横打的接发球。

任心华叫来了10个手握不同发球的球员,让宋临州用横打回击,要求成功率必须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成功表现率要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宋临州每天都练得汗流浃背,腰背弓起的时候,像一只羚羊的背脊。

朱淇很欣赏这小子的刻苦和努力。

能坚持到这个份上,也是挺不容易的了。

这边何千路紧急培训,另一边徐冬开始照顾吃喝。

每次看到小孩们累得躺在地上直喘,徐冬就去食堂给她们拿些水果补充体力。

“吃点菠萝,练了一整天了,都没有时间喝水。时间太晚了你们不能吃太多,容易积食,先补充点维生素……”

朱淇抬头看了一眼训练馆里的时间,发现又到晚上10点了。

这一天又结束了。

“哇!我最爱吃菠萝了!”阿水欢呼。

她家这个徐指导照顾自己和朱淇,就像养了两个闺女一样体贴又信心,每次来的时候身后的背包就像哆来A梦的百宝袋什么都有。

而且还有点讲究,买菠萝估计也是为了讨个彩头,希望朱淇能在混双比赛里一举拿下俄罗斯的菠萝头混双。

“还有苹果、草莓、香蕉、哈密瓜……先吃一点。对了,还有热蜂蜜水,你们喝吗?”徐冬一边说,一边把自己的保温杯从背包里拿出来。“暴暴的胃总出问题,就是因为吃饭不规律。对运动员来说,身体的健康太重要了,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出问题啊。”

说到吃的东西,徐冬姐又叮嘱了一遍阿水,提前给两个女儿打预防针:“运动员饮食非常重要,如果吃的东西不对做尿检的时候就会出问题。之后去了日本,你们吃东西之前要问一下教练组,最好还是吃世运村里面准备的,不要到处乱买。”

“好~”阿水点头。

三个人说笑了一会儿,徐冬转过身来的时候正好对上前面男人的视线。

二人目光相撞,彼此又跟着错开。

作为特邀指导来国家队两个月,要说二人一句话不聊那是不可能的,但更多时候也是在有别人的情况下,才会有短暂的交流以及战术上的商讨。

可如果没有第三人,他们俩又会立刻进入到陌生状态。

这个世界上最难平衡的就是这种关系。

但他们已经过了尴尬的年纪,成年人的世界里到处都是该死的体面。

而其他组的成员羡慕地看着朱淇和阿水,女教练就是比男教练细心。

怎么连水果也切好了送过来啊?她们的主管指导就不会准备得这么充分。

朱淇和阿水都看出了这两个人的尴尬。

阿水拼命地跟她挤眉弄眼:他们俩人咋回事儿啊?

朱淇同样使了个眼色:大人的事儿小孩别管。

阿水:可是他们两个人这样面对面都不尴尬?

朱淇:管他们呢,练好自己的球先。

阿水:可是他们俩看起来都很想跟对方说话啊。

朱淇:……

阿水不会是粉头吧?

/

队里面练得如火如荼。

任心华跑出去和女排队的总教练吃了顿饭,原本是打算商量着这次参加世运会的各种事情,结果在饭桌上得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启发。

“听说她们会用全场砸球的方式来锻炼女排球手救球的能力,乒乓球也可以。”任心华端来五盆满满当当的小白球,站在球桌另一头。

她连续不断地用拍子把球击打过去,让朱淇和宋临州在换位接球的同时把球击打回来。

正好这段时间宋临州的直板横打颇见成效,这种衔接密度的球正好可以拿来练习。

朱淇连续前后左右奔跑救球,二人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却又必须完成每天五盆的训练量。

在确保每一个球都能成功打回球桌上后,再进行定点练习。

对于乒乓球选手来说,定点练习已经成为刻入dna里的一项技术了。

能够把一颗小小的球打到自己需要的任何位置,是最基础的一项技能。

其实在最一开始每个人在练习乒乓球的时候,教练们教的击球姿势都是一样的。

比如说正手应该怎么拉球?

反手应该怎么回击?

拧拉要怎么处理?

快带要用什么样的姿势?

这些都属于技术金字塔最底层的基本功。

基本功越扎实,那么球打到对面球桌上的成功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