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又问:“勾手发球还分区别吗?”
“这勾手发球打得好的人吧,就是会让人分不清是上旋还是下旋的。有的人发的勾手上旋会飞得特别高、有的人发的勾手下旋会特别低,经常是擦着网过去,所以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上旋还是下旋。”阿水解释道。“但是猫猫的勾手发球隐蔽性很强,她发出去的不管是上旋球还是下旋球、打过去的弧度都一样。”
转不转发球的区别是转和不转的球。
勾手发球就是侧上和侧下。
记者又有些不太明白了:“看引拍姿势看不出来吗?”
阿水摇头:“看不出来……哦,反正我是看不出来。大循环的时候猫猫用这勾手快把我打死了。晚上做梦都是她疯狂勾手轮我,太吓人了。”
秦小八跟着科普:“勾手发球的细节只有自己能知道。如果想打下旋球就用球拍边缘击球往下摩擦、如果想发上旋球就用球拍中心点击球往外面擦。摩擦的速度很快而且幅度特别小,站在球桌对面根本看不出来。”
“那这种发球应该怎么接呢?”记者跟着好奇了。
秦小八和阿水对视一眼,谁也没说话。
这谁能随便透露击败队友的方法啊。
别说他俩现在还不知道破发球的方法,就算是知道了也不能说。
第一局双方都是吃对方的发球吃到结束。
【第一局小比分,朱淇9:11祖天骄】
【第一局,朱淇0:1祖天骄】
乒乓球想要打好,发球和接发球是重中之重。
发球发的好,就能一次性解决对手得分。
反之,也要练习各种接发球,这样才能有下一板的接球机会。
国乒一直奉行一致对外的精神。
除了乒挑联赛这种以省级为单位的商业赛之外。
到了外面以国家队为单位的对外比赛,如果对战的双方都是中国人,就不给双方配备场外指导。
全靠球员自我指导和发挥,所以很多队员都觉得打内战比打外协还要累。
内部直通赛也是如此。
高压之下的自我调节,也是需要的。
第一局只不过是对方的各自试探。
朱淇没接住猫猫的勾手发球、猫猫也顶不住她的超底线急速奔走发球。
但第二局双方换场之后,形式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朱淇开始默默追分了。
“猫猫的引拍动作还是个问题。”任心华坐在最中心点的位置,看着在球桌两侧奔跑的女孩,眯着眼欣赏这一场女乒“伴生星”的对决赛。
旁边的常红霞听见了,跟了一句:“从我这个角度看,也分辨不出来猫猫的发球到底是上旋还是下旋。前年我接过两次猫猫的勾手发球,真的挺让人难受的。”
任心华朝着朱淇努努嘴:“她不就看出来了?”
朱淇的适应能力很强。
尽管接勾手发球的失误概率还很高,但是四个勾手发球里已经能成功打回去两个。
不仅如此,朱淇拉出来的上旋球质量很高,这两年苦练之后又熟练了一些。而且朱淇还结合了中华队一直惯用的近台快攻,给猫猫的威胁非常大。
所有人就看到朱淇打过去了一个半圆形的弧球,猫猫刚用正手顶回去,又立刻被朱淇侧身爆冲到小三角位置。
啪!
朱淇得分!
【第二局小比分,朱淇13:11祖天骄】
【第二局,朱淇1:1祖天骄】
二人打得有来有回,每一个球的质量都很高,像小炮弹似得来回穿梭。
在现场围观的人都觉得意犹未尽。
连体育频道的记者在旁边一边拍摄一边讲解:“这真是一场龙争虎斗的精彩对决。”
可是任心华却不这样认为
,她说:“她们两个人对彼此太了解了,打不了太激烈的比赛。”
围观比赛的阿水也认为如此。
当初暴暴和霞姐的决赛,那可是两三秒钟分数就变动一下,打得那个激烈啊!心脏都跟着忽上忽下,一会儿跳一会儿趴的。
而现在的暴暴和猫猫,比赛就像温水煮青蛙。
如果用拳击比赛来形容,就是俩人其中一个刚挥拳,另一个早就预判到了立刻提前闪避!再挥拳!再闪避!
谁也摸不着谁的弱点、谁也没办法在对方手里得分!
虽说球的质量都很高。
但打到后面,几乎都是在拼基本功了。
而暴暴的状态也很平静,不像和别人比赛那么亢奋。
直到第三局快结束的时候,阿水坐在观战的凳子上,想起了昨晚给朱淇讲起那段故事时,朱淇无比震惊看着自己的表情。
“当时猫猫在国青集训营的时候,有天晚上猫猫趴在地上做热身运动,有两个男队的国青球员打闹的时候撞倒了旁边的杠铃架,其中一个杠铃刚好砸到了猫猫的肩膀,再加上当时她趴在地上扩肩,整个人的肩膀都是打开状态……听说当时队医带着她拍片子,发现有一条骨裂纹。但是猫猫打了一针封闭坚持打完了集训比赛,后来升入国二队又训练繁重、更抽不开身出去治疗,就这么半拖半治的到了现在所以旧伤就越来越严重……听说当时那两个男队队员没有过任何表示,只是被罚了退赛和国家队永不录用,家里人还到国家队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