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开和离事务所(8)+番外

作者:昭培安 阅读记录

女官道:“是,谢大人判定小姐您没有直接导致赵王妃流产,昨夜已经依言回禀过赵王了。”

说着她看向崔令仪的眼神中还浮出两抹崇拜之色:“崔小姐真是女中豪杰。昨日崔小姐对阿阮的‘义绝七问’,问得好极了,若崔小姐能加入大理寺,那必是我大周女子之福。”

“《周律》对女子太过严苛了,即便男子是过错方,女子想要和男子对簿公堂,又谈何容易。”崔令仪叹道:“我未来要做的事,应当能比在大理寺调查冤狱,更容易帮到大周的女子。”

崔令仪登上了尚书府的马车。

原著中崔令仪免除牢狱,也是崔尚书在其中斡旋。崔令仪是崔尚书的独女,自幼丧母,因此才野蛮生长以至于到这般田地,崔尚书在整本小说里,就是一刻不停的在捞女儿。

这是否也算她这身份的一个金手指?崔令仪苦中作乐地想。

甫一见崔尚书,崔令仪就神色怪异。无他,崔尚书长相与她读研时候的导师极为相似,一见到这张脸她就情不自禁想要伏低做小,想要给他打扫卫生接送孩子。

幸好崔尚书很快就离开家上朝去了。崔令仪想到她的第二个主线任务,想开律师事务所,总要有场地罢?她立刻将管家喊了过来,问他:“我有没有那种在闹市区、比较宽敞明亮的闲置铺子,我想做点小买卖。”

“有是有,可是小姐要做什么买卖呢?”管家犹豫不决,“听说小姐昨天给屠户妻打了一场离婚官司,尚书大人听说以后,虽然没说不赞成,但明显是不太同意的……”

“我自然不会做离经叛道的事。”崔令仪道,“我已经想好了,我要开一个女德班。”

“女德班?”

“对,女德班,专教女子温、良、恭、俭、让,让普天下的女人都能够熟读《女则》《女训》还有《列女传》。”

第4章 第4章女则刺绣

崔令仪的女德班开张三日,门可罗雀。

她坐在掉漆的绣架前神游天外,指尖敲着系统面板,上边明晃晃地写着:

【剩余和离值:3,剩余寿命:4时辰】

说不好这就是她人生中的最后8小时了。崔令仪轻轻叹了口气,环视着她赶工出来的女德班,连门外的楹联都是取自《列女传》,虽然她早料想女德班会碰壁,但现如今她也实在没什么好办法能完成任务。

拆散谢珩和李小姐,自她出狱以来她就没再见过谢珩了。李小姐是哪家的小姐,世界上姓李的大概有一亿人吧,谁知道哪个才是谢珩的未婚妻?

窗外飘着细雨,偶有路人在她门口指指点点:“听说就是她撺掇阿阮和她丈夫和离的。”

崔令仪闭上眼睛,轻轻叹了口气。

“大小姐,”阿阮拎着食盒推门而入,“今天还是没人来吗?”

“是啊。”

崔令仪掀开食盒,里面放着尚书府的厨娘给她送来的餐点。阿阮和离以后无处可去,崔令仪便留在她身边做个不签身契的侍女。偌大一个尚书府,怎么也给她添得起这口饭。

她掰开半个豆沙糕递给阿阮,却不想那豆沙居然是流心的,顷刻就滴落下来,打湿了她随意丢在书桌前的《列女传》。她尚且不以为意,阿阮立即从怀中拿出绣帕来替她擦拭。

崔令仪不经意地扫了一眼,立即教她绣帕上的图案吸引住:“阿阮,这帕子是你自己绣的么?”

“是。”阿阮不解其意,又从怀中取出另一张绣帕拿给她看,“怎么了吗,大小姐?”

“我有办法了。”崔令仪笑眼弯弯,擎住阿阮的手,“不必擦了,阿阮,快帮我把身后的架子抬到街上去,一会儿我说什么你就照着绣什么,听明白了吗?”

没一会儿,城南最热闹的一条街巷之中,在一块“贞静女德研修班”的匾额之下,支起了一个绣棚。

“免费教刺绣啦!”崔令仪笑得温良甜美,阿阮在她身侧飞针走线,眨眼间一簇兰花绣成,细看之下兰花竟是在模仿汉字,活脱脱便是“女则”二字,“这花样子好学又漂亮,又能顺便识两个字,来我这儿学刺绣的无论是绸缎绣布还是金丝银丝,我全包啦!”

阿阮不识字,她既不认识,也不会写,但是她会模仿。

往日里她是屠户的妻子,操持家务不算,还要为他打理肉铺、孝顺公婆、缝制四季衣衫。由于太过忙碌,她是没有时间去描绘非常美丽的花样、做非常精细的绣活的,因此,为了使绣帕别出心裁,她选取了身边最易得的花样:文字。

但由于她不识字,许多文字绣出来需要极力的辨认才能够看出来写的究竟是什么。也因为很多文字笔画复杂,她看不懂,她也会用不同的颜色来代替不同的笔画。虽然她的想法稚嫩粗糙,但这也在极大程度上启发了崔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