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开和离事务所(45)+番外

作者:昭培安 阅读记录

成婚后,二人确实曾经蜜里调油地好过一阵。但是葛二牛脾气火爆,惯常在外惹是生非,罗秀姑又看不惯他游手好闲,两人时有争吵,后来葛二牛更是凭借自己蛮力殴打罗秀姑,罗秀姑一时有意寻死,是在葛母的劝和下,二人才勉强继续过日子。事发前几日,葛二牛独自上山打猎,却不知撞见了什么,回家好像见了鬼似的,日日惶惶不安,脾气更是十分暴躁,并当着全村人的面和村头的王二麻子等人发生过争执,而王二麻子的外甥,正是被指认与秀姑有奸情的杨大鼎。

事发当日,葛二牛独自上山。等他再下山时,脸色异常蜡黄,连声喊肚子疼,还有严重的恶心呕吐,连胆汁都吐出来了,葛母立即叫秀姑出门去找郎中,可郎中那日恰好不在。而后不久,葛二牛开始发热,躺在床上痛都叫不出来了,郎中还没到,葛二牛就去了。

光听他死亡的细节,确实与砒霜中毒的症状较为接近。

“审王二麻子了吗?”崔令仪问。

“没有。”谢珩道,“王二麻子在那日跟葛二牛发生争吵之后就失踪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那么王二麻子和葛二牛是为了什么事情争吵?”

“不知道,他们吵得太凶,没人敢上前拉架,只是有人隐隐听到他们说什么‘上山’‘猎户’‘敢做不敢当’之类的话,不能推断其原因。”

崔令仪颔首。

葛二牛死后,葛母怀疑是秀姑对葛二牛怀恨在心,故意延误治疗的时机,兼之葛二牛死状有异,便将儿媳秀姑告上衙门。后经仵作验尸,通过观察其尸身呈青黑色,尸身长满水泡,口鼻内有鲜血,初步判断其为砒霜中毒,但并未对其口腔、喉头和尸斑进行观察,所以如果断定葛二牛是中毒而死,其实证据链并不完整。

葛二牛在县廨停灵七日后匆匆下葬。当时是经县令判断可以下葬,而后由县尉检验尸身无误,在征得葛母同意的情况下,在吉时吉日将葛二牛下葬在葛家祖坟。由于葛二牛是枉死,只能将他葬在远离祖坟的角落。当日为葛二牛抬棺的也是一些衙役,据衙役供述葛二牛棺材极重,感觉至少有三百多斤,但考虑到葛二牛体格高大身材健壮,并没有多想。

今日在郊外将葛二牛抬出时,确实有人觉得棺材格外轻,但抬棺的衙役和送葛二牛下葬的衙役不是同一拨人,因此衙役们以为是尸体腐化后变轻,并没有多想。

这就奇了。

第23章 第23章与人有染

想查验尸体,尸体消失了。下葬程序基本符合流程,挑不出县廨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彼此作证。葛二牛死前曾跟人发生争执,跟他发生争执的人也消失了。

这事儿要是发生在上京城,必定是背后有个能量奇大的人在为凶手平息事端。可这里是离京城二十里地的一个小村子。

县里官最大的人是县令,从七品而已。

而且这个从七品的县令跟葛二牛、秀姑、杨大鼎都没有私交,非说的话他甚至跟杨大鼎关系还略好,因为杨大鼎是村里唯一的举人老爷,大家都是文人,有时候也能讲上两句话。

棺材也没有问题,棺材是葛母原本为自己身后事准备的,是最普通的棺材,虽然置有夹层,但目的仅仅是为了让棺材更加结实,防止外界湿气、空气等对尸体和陪葬品的侵蚀,棺材匠没有夹带私货。从葛家把棺材抬到县廨中来,经手的人个个都是公差,想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把一具已经轻微腐败的尸体带走,难度极高。

崔令仪询问了当日看到葛二牛和王二麻子吵架的围观群众,大家对此都表示习以为常。

葛二牛脾气暴躁,经常与人发生争执。今天喝大酒,明天上赌坊,后天打老婆,坏事做尽,要说他哪天和和气气地跟人讲话那才奇怪,而他跟人吵架,稀松平常了,甚至那天他脾气还算温和呢。

王二麻子更是如此,他今年四十有七,无业,无妻无子,仅有一个姐姐,三十年前嫁到杨家,生了杨大鼎,此后联系也不多。他少年时曾经和葛二牛的父亲关系不错,葛父经常带他上山打猎,可当葛父意外坠崖后,王二麻子也再不肯上山了。可以说现在王二麻子如果不靠小偷小摸,恐怕早就饿死了。因为偷东西挨几顿打、遭几回骂,王二麻子自己都不以为意。

要不是葛二牛之死,这次的口角早已被大家当作平平常常的一件事,人人都淡忘了。

那么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葛二牛的尸体,也找不到王二麻子,只能对嫌疑人——秀姑和杨大鼎再次审查。

罗秀姑今年二十八岁,跟她姐姐罗月姑不同,秀姑身材高挑,满月脸,杏核眼,虽不是白芷柔、沈玉棠那种令人心折的美人,却也端庄文秀,即便此刻身穿囚服,又受遍诸般大刑,甫一见她亦是觉得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