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开和离事务所(18)+番外

作者:昭培安 阅读记录

她看向谢珩,眼中满是忧虑。

“大人,这案子目前尚有疑点未破解,以我目前所掌握的证据来看,还无法断定谁是真正毒害白芷柔真凶。”

谢珩道:“擅闯亲王府邸,赵王给我三个时辰时间已经是在为今日之事堵天下悠悠之口了。机会难得,我们先把手边的证据罗列出来,或许会找到什么新的线索。”

首先是物证一,白芷柔的安胎药渣。

安胎药是导致白芷柔流产的直接原因,经过仵作分析之后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内容物是水银、红花、麝香等的伤胎之药。崔令仪再次检验当日煮药的药罐,用银针试探发现毫无变化,但她向赵王府仆人讨要来香醋以后再试,药罐四壁释放出蒜臭味,并析出黄色结晶,证实当日毒害白芷柔的,除了红花、麝香等传统中药以外,还有硫化砷。

一般在古代,其表现形式就是砒霜。

崔令仪戴着手套提起药罐,情不自禁地觉得白芷柔真是命大。那一日她一个人至少吃了三种毒物,包括但不限于崔令仪原身所下的红花、林绾绾下的水银,和不知何人但想要她性命的砒霜。

第9章 第9章朱砂细屑

物证二,是永春堂的账册。崔令仪带来了永春堂前后三年的账册,意外发现三年之间账本用纸均有所不同,记录毒药的页面为竹浆纸,其余为楮皮纸,用艾

草灰擦拭后可以发现,毒药记录处墨迹有所晕染,这是新墨遇碱变色的原理,其余页面无变化,证明永春堂中毒药记录系近期伪造。

其次是人证,林绾绾的乳母。

通过对于乳母形成的追踪来看,根据赵王府监门记录,乳母每五日持对牌出府,与账册毒药购买日期完全吻合,另有西市更夫为证,曾多次见乳母在宵禁以后进出永春堂后门,该时段药铺正门已闭,其行为举止实在令人怀疑。而谢珩在对林绾绾乳母的审讯过程中,林绾绾乳母对替林绾绾采买毒药一事供认不讳,但在她供述的毒物之中并没有砒霜,也就是说,第三个下毒者目前还不为所知。

第三就是动机,目前嫌疑最大的就是林绾绾。

林绾绾作为赵王侧妃,其动机显而易见。她与白芷柔同为萧临渊的妻妾,难免争风吃醋。加之白芷柔若诞下男胎,地位将更加稳固,这对林绾绾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威胁。然而,林绾绾的嫌疑虽大,以目前的证据来看,也不能断定她就是真凶。

第四,关键性证物。

崔令仪将油墨拓印药罐把手,与王府其他人的画押指纹比对,药罐把手上的指纹与林绾绾乳母的最为接近,林绾绾在白芷柔的保胎药中下麝香、水银的证据链已经基本完整。但是水银是导致白芷柔流产的直接原因吗,目前无法断定。

再来说砒霜。通常来说,砒霜是有一定药用价值的,能够治疗一些血液性疾病,但需要在严格控制用量的情况下。可白芷柔非但没有罹患这类疾病,还是一个孕妇,所以一定为别人想要害她,或者想要害死她腹中的孩子。

现在最要紧的是,找到隐藏在暗处给白芷柔下砒霜的人。

崔令仪在脑中迅速回忆原书中想要暗害白芷柔的人。原书可以说是全员恶人,女主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朋友,剧情之中每个人接近她不是为了摧毁她,就是为了得到她。

在这一剧情节点,想要杀害她的是谁?

比如萧临渊的母亲安阳公主,她少年时曾许嫁一位将军,可那位将军却不幸战死沙场。安阳公主悲痛欲绝,日日酗酒,一日留宿在皇宫时,被陛下强逼,后来还意外有孕,生下了萧临渊。

安阳公主恨极了陛下,更是恨极了萧临渊。在萧临渊出生以后,她对其动辄打骂,从未给过他半点温情。萧临渊也对她从无孺慕之情,母子关系势同水火。

原书之中,白芷柔嫁入赵王府以后,安阳公主对她这个儿媳也多有挑剔,白芷柔包子性格从不反抗,任由她捏扁搓圆。可安阳公主虽然跋扈,但到底已经是半疯的状态,不足以让她把这事儿做得天衣无缝。

那么,还有谁,非要置白芷柔于死地呢?

比如太子萧景睿。赵王萧临渊战功赫赫,深得皇帝器重,他在得知萧临渊竟然是陛下的私生子后,为了巩固太子地位,也要阻止萧临渊的血脉传承。同时,他又对于白芷柔心怀扭曲的情感,既想得到她,又觉得她是他争夺皇位的绊脚石。所以,萧景睿既有动机,也有机会对白芷柔下手。

可是,崔令仪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对劲。太子萧景睿虽然心思深沉,但原著中他并未表现出如此狠辣决绝的一面。在剧情最后,萧临渊击败萧景睿即将君临天下,萧景睿已经被陛下圈禁,仍然帮助白芷柔诈死,脱离了萧临渊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