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野种田美食日常(73)

作者:溜溜金雀 阅读记录

一个粽子最多够两口。

她一个不留,全部送给了温如初,作为节礼,请他分发给县衙的官吏和身边的亲戚朋友。

而他们和小伙伴们,已经在美食街老摊位上,蓄势待发。

摊位上方是新做的青华风招,和盒子同款龙州粽子字号。

下面堆满了透明的原味水晶粽,和新款的三种正常型号水果水晶粽。这是凉吃的,还有蒸笼里冒着热气的卤肉西米粽。

原味依旧二文一个,水果水晶粽和卤肉水晶粽都是8文一个。

被吸引而来的客人又发现了大宝藏——肉粽。

外皮颤巍巍的,能看到里头大块泛着油光的酱红色卤肉,甚至能看清肉上条理分明的纹路。

原先有些犹豫的客人,纷纷掏铜钱,八文钱,买这么一块色泽油润的肉,不吃亏。

精打细算闻名的王婶提着篮子,在人群后讥笑,愚蠢的人类,好看不好吃的多了去了。

可万一好吃呢,这么大一块肉呢。

她驻足半天,想了想,只买一个,打开现吃。

入口是是软襦的粽子皮,区别于甜味的清香,那是浓重的酱鲜,复杂又层次分明。

再咬一口,吃到里头的肉馅,卤得入味的肉块肥瘦相间,瘦的咸美软襦,又有嚼劲。肥的入口即化,完全没有油腻的感觉。

街坊好奇的问他:“好吃么?”

她沉着脸:“不好吃!”

趁着众人犹豫发愣的时候,挤到最前面:“给我来二十个,不,三十个!”她等不及郭守云他们绑,自己就往篮子里放!

街坊对视了一眼:“”

不好吃还买这么多,骗鬼呢!

加入抢购大军。

刘青青一面收钱,一面喊不要挤,还有很多。

找钱的时候,笑眯眯解释:“水晶粽放凉后吃风味更佳,但肉粽一定要热吃,才有味道哦!”

摊子前人头接踵,生怕来迟了,就买不到粽子。

尽管昨夜全家人,包括从油铺回来的方老头,赵垚母亲都来帮忙,把赵垚和刘鑫拉来的两车木薯面都用完了,但仅仅到下午未正,粽子全被被一扫而空。

后面来的客人,看着她们头顶上的青华两字,望着他们摊位上空空的案板,跌足长叹,大声抱怨:“你们就不能多做些么!”

大家累得手瘫脚软,刘青青打起精神陪笑解释:“贵客明早来,行不?”

收了摊子,大家伙把刘青青围在最中间,拥着她往回走,一路

风声鹤唳看谁都是贼。原因无他,今日赚得钱,足足有一书包。

因实在太累,懒得买菜做饭,走到街角,刘青青请小叔去端了一锅子羊肉汤子回家作晚食。

进了门,带着浓香膻味的羊肉汤吸引不了大家的注意力,大家热切的盯着刘青青,准确点说,盯着她抱在肚子上的书包。

今天到底卖了多少钱?

第37章 算账

刘青青干脆利落,不卖关子,哗啦把包包里的钱全部倒了出来。

特有的外圆内方铜钱撞击产生的清脆噼里啪啦声,是最上头的音乐,让人产生大量的多巴胺,睁大了眼,呼吸变快!

看着堆得满满一桌子的铜钱,刘青青嘿嘿一笑,得意的从里衣内袋里掏出了六块碎银子:“还有呢!”

有几家酒楼和布料庄出手大方,一次性买了好几百个水果水晶粽,据说是送给老客户。

还抱怨他们家没有配套的大盒子。

刘青青心里嘀咕,一个小盒子五文钱呢,她送的时候心都在滴血,不过效果相当的理想,桌上的钱就是证据。脸上陪着笑出主意:“您用自家铺子的盒子装上,送给亲友顾客,不是更有心意么!”

顺便给自家铺子打了一波广告。

来买粽子的管事一愣,转而哈哈大笑,直夸她会做生意。

方氏找了些线来,大家每人穿一贯,清点了整整一个时辰,十八贯铜钱整齐的排在桌子上,旁边六块碎银,合计三十六两银子!

36两,方氏眼睛都要红了,她家油铺子一月的收入是3两左右,铺面是祖传的,不用出租金。

卖一天粽子,顶他们干一年。

刘青青笑笑:“这是毛收入,还没刨除掉成本。”

她一笔一笔的算给大家听。

垚叔和鑫叔借衙门的4匹马拉车,才能在子时前拉回826公斤木薯面,我们昨夜熬了一宿,无心白粽子包了5千多个,有心的包了三千三百个左右,昨日买的原料全部用完。

也就是说,昨日的成本五两八,木薯面自家的,算5文一公斤,四两三,人工十人,熬夜包粽子卖粽子每人算100文,昨日的工钱30文,合计一两三,箬竹叶不够用在街上采购,花了一两,马匹租借费四百文,垚叔和鑫叔工钱六百文,摊位费伙食费600文,还剩22两。